從開始軍旅生涯的第一天始,塔山部隊顧全大局、嚴守紀律、勇於犧牲、敢打必勝的精神就一直教育和感召著我。塔山十八年,我從沒有信仰到篤信馬列,再到忠實踐行,完成人生的重大轉折,是塔山部隊奠高了我的人生起點,校正了我的人生航向,激活了我的人生動力。
當海洋被暴風雨激怒,濁浪騰空,怒濤山立,舵手的航行能力才能檢驗出來。當步履維艱,麵臨險情、劣勢、窘境的時候,才能發現自己究竟是一個勇敢堅強的男子漢,還是一個談虎色變的懦夫。
人生的過程是既多情又無奈。生命給予一個嬰孩的權力是在母親溫暖的懷抱裏被無微不至地悉心關懷,但嬰孩卻沒有在豔陽麗日下奔突嬉戲的歡樂;童年的權力是展開稚嫩的翅膀在親人目光覆蓋的花園裏盡情蕩遊,但童年卻不能享受隻身去闖蕩萬裏風雲的豪邁;青年的權力是在自
己向往的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縱橫馳騁,但青年也常常立於迷茫的十字路口。1998年,我親曆了全國軍民奮擊洪魔的壯觀史實。抗洪結束後,我翻著30多篇在一線發表的稿子,忖度著軍旅的寒暑時光陷入了深思:怎樣做才更能發揮自己的光和熱?人這一生到底該追求些什麼,自己的軍旅生涯到底該怎麼渡過?
1999年4月,一次絕好的機遇青睞了我一一被單位列為提幹對象參加軍區組織的集訓。並有幸與李向群所在班班長王邵同一個中隊,親耳聽到李向群的事跡,親眼見到李向群班長的風範,使我豁然開朗:這不正是自己要追求的人生信仰嗎?心中有了這種認識,就仿佛一抹照射黑暗的
陽光,引領我鼓起勇氣大膽前行。
任營主官的時候,營區外高聳的遠山總是勾起我的遐思。生命常常是這樣的,走過長長的路,風景成夢。夕陽時分,凝眸窗外,眼簾撲過的是夢裏依稀的遠山。善容萬物的青山,含著春紅夏碧,秋黃冬潔,蜿蜒著當年的深情,昂揚著故土的熱烈,久蘊著追求的虔誠。
與塔山部隊的深厚情緣,是這輩子最大的榮光。石頭可以被打碎,但不能改變固有的堅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變自身的紅色;我即使化為熱土,也不會改變對塔山部隊的感恩之情。我熱愛這綠色的軍營,這個伸展我青春韶華的場所,閃耀著我生命中最美麗的紅霞。
日月如梭,能積澱留有的,是真實生命在求索途中的不屈鐫刻。細細追思往日的足跡,發現曾經的感動仍然激勵著前行的鬥誌,昔日陽光依舊照亮著心中的黑暗。遂將從前所作之文精選成集,以寄托對“那人那事那心靈”的揣摩和對“我的部隊我的塔山”的追憶。南國木棉,英雄之樹,花開極豔。故書名《南國木棉紅》,以示是對英雄之敬仰,也表軍人之情結。
一位哲人說過:“人的每一步都在書寫自己的曆史。”那麼,我們未來的曆史該如何書寫呢?我祝願每一個人都能把自己的人生篇章寫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