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1 / 3)

華盛頓特別行政區

早春的薄霧在空氣中彌漫,天色漸漸暗下來。一輛黑色防彈高級轎車拐上了Eire大街,穿行於鋼筋混凝土的路障之中,車速很急。汽車駛上西行政大道,稍微減慢速度,等厚重的黑色大門一開就又疾駛向前。汽車碾過幾個小水窪,水花四下飛濺,然後突然停在了白宮西翼底層入口前。

後排座位的車門隨即被推開,艾琳肯尼迪博士從車裏走了出來。屋外是一條白色的長廊一直延伸到路邊。她走到場廊下,停下來整了整身上幹練筆挺的男士西裝,等她的上司跟上。托馬斯斯坦菲爾德是美國情報機構的標誌性人物。他的職業經曆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美國戰略情報局(中央情報局的前身)。差不多六十年前,斯坦菲爾德就被“狂人”比爾多諾萬招募,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進行這場特殊的戰爭。斯坦菲爾德是現在碩果僅存的一個,其他的人都早已離開,要麼已經退休,要麼已經過世。用不了多久,他也要把這個遭人詬病、四麵楚歌的情報機構的控製權交出去了。

中央情報局在他的任期中發生了變化。說的更準確些,由於威脅改變,中央情報局不得不隨之改變。舊有的兩極世界的平靜日子早就不複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小規模的地區衝突和日漸增長的恐怖主義威脅。在斯坦菲爾德即將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時,最讓他感到煩惱的事情就是某個人用生化或者核手段毀滅美國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斯坦菲爾德抬起頭看了看剛剛傍晚的天色。霧仍緩緩地降著,輕輕地撒在他的臉上。滿頭銀發的中情局局長眨了眨眼。他現在有事要辦,沒太多工夫理會這些。斯坦菲爾德最後看了眼越來越黑的天空,走到了長廊下。

大門是對開的,有兩名穿製服的特工站崗。這裏是西翼的第一層,總統的辦公室在樓上,不過他們不在那裏見麵。肯尼迪穿過大門,順著長廊快步向前,斯坦菲爾德用他慣常的平穩步伐在後麵跟著。

長廊盡頭的右側,站著一名美國海軍陸戰隊軍官。他的雙手交疊著緊貼在身前,黑色的軍裝筆挺、整潔。

“晚上好,肯尼迪博士。一切準備接續,總統和將軍們正在等你們。”白宮局勢研究室的值班軍官麵向左側,頷首致意。

“謝謝你,希克斯中校。”肯尼迪一邊走過這位軍官,一邊微笑著回答道。

他們走下幾級台階,然後向右轉,來到一道安全門前。門的上方有一個攝像頭,左側有一塊黑金兩色的牌子,上麵寫著“白宮形勢研究室:限製入內”。門鎖“嗡嗡”響起來,肯尼迪推開門走了進去,向左進入形勢研究室的新會議室,斯坦菲爾德局長跟著她,希克斯中校在他們身後關上了隔音門。

羅伯特海耶斯總統身著一襲無尾短禮服,站在房間的另一頭,很專注的聽著身前的兩位男士說話。第一個人是聯席會議主席弗拉德上將。他身高六英尺四英寸,體重差不多有二百七十磅。第二個人是坎貝爾上將,他比他的上司大約矮半英尺。坎貝爾上將是美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JSOC)的指揮官,在現在這份工作之前,他曾有幸指揮過著名的第八十二空降師和第十八空降軍。

海耶斯總統入主白宮才五個月,他與五角大樓和中央情報局還遠沒有建立良好的工作關係。當選總統前,羅伯特夏維爾海耶斯曾擔任美國國會眾議院和參議員。這位來自俄亥俄州的民主黨人士能夠成功當選成為這片國土明麵上的最高長官,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清白的私生活。他也被媒體視作能夠消除兩黨之間分歧的人。海耶斯三十三歲,婚姻幸福,有三個孩子。他們夫婦兩人努力使自己遠離各種八卦媒體,過著相當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