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麒麟.火麒麟.”看著地上那巨大的麒麟屍身,斷浪神情有些激動。
此時的火麒麟渾身的火焰都已經消去,火紅的鱗甲也破爛不堪,身上的傷口早已凝固。碩大的腦袋上兩隻眼睛圓瞪,似乎在述說著心中的不甘。
因為身上有傷,斷浪叫明月二女去淩雲窟外砍了些樹木做了一個木桶。
木桶做好好,明月不解問著有什麼用處。以此時兩人的關係,斷浪也沒什麼隱瞞的。一一道了出來。
上次斷浪來淩雲窟取火麟劍時得到了一張羊皮帛書,這張帛書正是斷家那位鍛造了火麟劍的先祖斷正賢所寫。上麵記載著斷正賢的一段經曆。斷正賢自小聰慧,習武的資質與悟性都十分高,在他成年後出遊曆時意外掉到一處古跡。至於是什麼樣的古跡帛書上沒有細說,隻是說道斷正賢在那處古跡的殘壁之上得到了半部功法。這部功法也不知是何人所留,功法的名字也早以隨著石壁的碎裂而不知考究。
這部功法的十分詭異,修習條件非常苛刻。需要先尋到一頭麒麟殺掉,然後用麒麟的血之精華淬體。淬體成功之後全身如銅牆鐵壁刀槍劍戟皆不能傷。上麵還說道將麒麟的鱗片鑲嵌在刀劍之上將擁有一種不可思議力量,這樣的刀劍與麒麟有著玄妙的聯係,可以抽出麒麟體內的血之精華。除了淬體以外裏麵還提到麒麟的內丹有增強功力的妙用,本來應該還有一套匹配的修煉功法,可是由於石壁已經殘缺,那部功法也被毀去。饒是如此,上麵殘留的淬體功法也已經十分逆天了。
這麒麟乃是上古聖獸,拋開自身的恐怖實力不說。這麒麟數千年見之的人寥寥無幾,又從何處去尋呢?這部功法功法對段正賢來說形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卻又可惜。斷正賢隻好將功法揣入懷中回了家。
可是有時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數年之後,江湖中卻傳出一件轟動的事。在蜀地樂山大佛淩雲窟出現了麒麟的蹤跡。傳言這麒麟身高丈餘,渾身冒著赤紅的火光。淩雲窟附近的城鎮時常受到火麒麟的禍害。
此時斷正賢已過而立之年身為人父,一身武功深不可測,被稱為天下第一劍客,聲名遠播。不少正道人士不願火麒麟危害百姓,就來求見斷正賢,希望他帶頭將火麒麟除去。
斷正賢聽聞此事不禁又想起了數年前得到的那半部功法,想到莫非一切都是天意。心中大喜欣然同意了眾人的請求,一番準備帶著不少江湖人士就去了淩雲窟。
接下來的經過,帛書上記載得很粗略。隻是說了此去的江湖高手有五六十號,眾人在淩雲窟終於找到火麒麟與它一番大戰,前去的江湖人士死傷無數,火麒麟最後被斷正賢傷了一片鱗甲躲入了窟中不見蹤跡。
當時參與此事的幸存者回去後把事情一傳,在江湖中引起十分大的轟動。人人懼怕火麒麟再也無人敢去招惹。最後朝廷得知此事派出了軍隊前去獵殺。最後的結果誰也不知道,隻是數月後朝廷下令將淩雲窟周圍的百姓全都遷走。
不少人都猜測派去的軍隊一定是出了意外,直至數年之後此事才慢慢平息。不過江湖還是能時不時聽到火麒麟作惡的傳言。
斷正賢自淩雲窟一役後身受重傷,養了數年都未完全恢複。他按照功法所說把得到的那篇麒麟鱗片鑲嵌在劍身上。說來也怪,鱗片鑲在劍身傷後,整個劍身突然變成了赤紅色。於是斷正賢將此劍名為——火麟劍。
這火麟劍果然如那功法中所說,擁有一種奇特的力量,用此劍使出家傳的“蝕日劍法”威力比以前強了三倍不止。斷正賢見此更是確信那篇功法是真的。隻不過長時間使用此劍會讓人變得十分狂躁。
上次雖差點丟了性命,不過斷正賢並不打算放棄。於是他把家搬到了淩雲窟附近。並且每日都要進淩雲窟去查探一番。後來斷正賢發現每年江水沒過大佛膝蓋時,火麒麟就會從淩雲窟中跑出來為惡。
斷正賢將古跡所得的半部功法和自己的經曆寫在了一張帛書上,在臨死之前將它交給了兒子並叮囑他一定要一代代傳下去。他希望子孫後輩某一日能夠斬殺火麒麟習成此篇功法。並且留下了“水淹大佛膝火燒淩雲窟”這十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