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冬季養生老偏方(7)(1 / 3)

氧氣乃生命之本,更多地呼吸新鮮氧氣,可以保持頭腦清醒,記憶力增強,使血液循環流暢,具有預防動脈硬化、預防癡呆、預防癌症等功能;同時對哮喘、疲勞的康複,調節血壓的中樞神經係統,康複、提高衰弱的心肺功能有極大的效果。另外,人體中對氧氣最敏感的部位是大腦,孕婦通過胎盤給胎兒提供氧氣,呼吸新鮮空氣,可生下聰明胎兒;接收氧氣的有氧性運動也是糖尿病的有效療法;充足的氧氣供應還可以活躍皮膚的血液循環,使皮膚健康,使其富有彈性;平時不斷地呼吸新鮮空氣,對改善體質、克服病魔是很重要的一點。

“冬季缺氧症”有如下臨床症狀。

1.中樞神經係統症狀:頭暈頭痛、精神不振、反應遲鈍、疲憊無力和嗜睡等。

2.呼吸係統症狀:胸悶不適、呼吸困難、咽癢咳嗽等。

3.循環係統症狀:心悸不適、心跳加快、或心跳減慢等。

4.外周循環不良症狀:口唇發紺、四肢不溫、臉色蒼白、易生凍瘡等。

5.消化係統症狀:食欲不振、口淡無味、腹脹不適和大便秘結等。

此外,有的人因缺氧而出現機體免疫力下降、感冒次數增多且不易痊愈等症狀;原有心、肺疾病患者可因“冬季缺氧症”而使原心、肺疾病症狀加重;如因生火(如煤火、炭火或柴火等)取暖而導致一氧化碳中毒者,則可有麵色潮紅、口唇櫻桃紅色、昏迷不醒和呼吸循環衰竭等症狀。

有環境保護研究資料顯示,家居或辦公室內每換氣一次,可去除居室或辦公室內50%~60%的混濁和有害氣體;可使機體血氧濃度升高65%或以上;可使機體二氧化碳排出80%以上;並可大大提高人們的工作或學習效率。通風換氣的具體做法為:每天早、午、晚各打開窗門一次,每次15~30分鍾;如換氣時室內、外無明顯空氣流動,則可適當借助於抽風機、電風扇或空調機來通風換氣。

北方高寒地區室內、外溫差大,不大適宜每天幾次打開門窗通風換氣,則可根據自身條件,利用現代家電通風換氣。如有條件的家庭或單位可安裝室內空氣淨化器,每天定時開啟,以淨化室內空氣,消除室內二氧化碳,提高室內氧氣濃度;如果空調有“通風”或“換氣”功能,則可通過使用此種功能通風換氣。

對於一些不宜每天數次開窗門且無上述現代家電的家庭,則可因陋就簡,采用熏蒸法來消毒室內空氣。方法一:取食醋5~10毫升/立方厘米加水1~2倍,緊閉門窗,加熱熏蒸至食醋蒸發完畢為止(因為食醋含5%醋酸,對某些致病菌和病毒有抑製作用);方法二:取純乳酸12毫升/100立方米加等量水,放於碗內,加熱熏蒸(熏蒸前關閉窗門),熏蒸完畢後移去熱源,室內繼續密封2小時,然後開窗換氣15分鍾即可。

冬季腦中風,藥膳調理來預防

症狀:冬季腦中風

老偏方:①高麗參9克,西洋參6克,豬瘦肉50克。先將高麗參和西洋參切成薄片,與洗淨的豬瘦肉一起放進燉盅內,加進100毫升冷開水,隔水用中火燉2小時,待溫,飲服。本藥膳具有益氣救脫作用,對於體虛脈弱、氣虛陰虧、正氣欲脫的中風患者較為適宜。②天麻24克,枸杞子30克,鮮鮑魚(連殼)250克,生薑一片。將鮑魚殼(即石決明)洗淨打碎,鮑魚肉、天麻、枸杞子、生薑洗淨,與石決明一齊放入瓦鍋內,加適量清水,武火煮沸後,文火煮1小時(天麻不宜久煎),調味即可,分次飲用。本藥膳有熄風潛陽、降血壓作用,對於肝陽上亢的中風患者較為適宜。③鮮竹瀝50毫升,鮮薑汁10滴,大米50克。

取1米左右的新鮮淡竹1段,架在柴火上,燒烤其中間部分。這時由兩端流出的淡黃色液體便是竹瀝。取出50毫升備用。大米洗淨,用砂鍋煮粥,待粥熟爛後,加入竹瀝和生薑汁,調勻後,少量多次溫熱食用。若無生薑汁,也可用生薑三片在粥半熟時,加入同煮至熟。本藥膳有較強的清熱化痰作用,對於痰熱內盛、喉間痰鳴的中風患者較為適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