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再現”
FBI探員在境外組織間諜案中抓獲了重要嫌疑人約翰,但他無論怎樣都不開口說話,隻是一個人默默的待著。
迫於無奈,FBI辦案人員加索爾便心生一計,他告訴約翰:“如果你不開口說話,那今晚你就別想睡覺。”這話還真起了效果,約翰低頭思索了一會,抬起頭說:“把我送牢房吧,明天我會配合你們的。”
看到約翰開了口,辦案人員就準備履行剛才的承諾,把約翰送到監獄牢房休息。
起身的時候,約翰衝著加索爾笑了笑,淡然的說了句:可以好好睡一覺了!
看到這一幕加索爾突然有種觸動,直覺告訴他:約翰可能要在今晚結束自己的生命,於是他派人立即采取預防措施……果然,第二天得知約翰自殺未遂。
後來,加索爾在報告中分析此案例時說,他是通過約翰表現出的特有姿勢才知道他隻是敷衍才開口的 ——約翰骨瘦如柴,麵色蒼白,臉上總帶著一種奇異的、變化無常的情態,並充滿了驚恐,就好像隨時有人會抓住他、整治他。他精神恍惚,衣衫不整,悄然地坐著,環抱著手臂,眼睛混沌不清。行動起來萎縮拘謹,坐定時顯得迷離呆滯。動作局促不安,好像看人一眼都會精疲力竭似的,他的每個姿勢都很僵化。
“跟 FBI學讀心術”
你可能覺得很奇妙:僅憑一些莫名其妙的姿勢,FBI探員就可以判斷出約翰在說謊,甚至可以準確把握他的心理。也許你還會問:為什麼他會有如此敏銳的直覺呢?其實,麵無表情的容顏,絕望而呆滯的姿態,僵化的舉止等這些外露的細枝末節,都像拚音一樣可以拚出它特有的含義,從而讓我們讀懂他們的內心,明白他們姿勢的“潛台詞”。
在與人交談,或聚會中,如果我們善於透過對方的姿態來看透他們的心跡,那麼我們就能很好的應付或駕馭他人,進而與其建立融洽的關係。
一般而言,姿勢可以分為三類:容納或排斥姿態;對立或平行姿態;一致或相異姿態。從這些姿勢,我們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是口對著心的在講話。
1.排斥姿態
在一些日常的聚會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三個人同坐在一塊兒,當你想參與其中時,兩邊的人會很客氣的邀請你加入。很多時候,別人的熱情邀請是發自內心的,但有時候卻是違心的,他們並不想讓你加入,但礙於麵子,隻好假裝客氣的邀請你。如果是這樣的情況,那麼你就要有點眼力勁,盡快的退出來,避免招人厭煩。
一般來說,排斥姿態多是雙腿伸直,手朝向中間。另外,兩邊的人還可能翹起雙腿,如此做法不僅排斥他人,同時還封鎖了中間人的對外通道。在社交場合中,我們經常見到有人把腿架到咖啡桌上,像一道柵欄似的隔斷別人。
2.對立姿態男主持人王某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太太對他很體貼。但後來出現的一件事情,讓王某開始對此有所懷疑,他懷疑太太有外遇,對他的體貼都是裝出來的。
那天,王某跟同事去飯店用餐,看到自己的太太跟一個男人也在那裏用餐,他們並排坐著,彼此的上身都稍微向對方傾斜。因為有其他人在,王某就沒有過去跟太太打招呼。事後太太告訴他,那個人隻是一個剛剛拓展的客戶。在跟一個研究心理學的朋友聊天時,王某說到這件事情,朋友提醒他要多關注太太,因為隻有關係不錯的人才會並排坐著,初次結識的陌生人往往會選擇相對而坐。退一步來說,即使雙方有並排而坐的習慣,那麼在不太熟悉的人之間,他們大多會交叉著手臂和雙腿,上身也會防衛似地向外傾斜。
3.一致或相異姿態
通常,在一個合作很好的團隊中,當他們意見態度一致時,他們的姿態往往會驚人的相似,因為相處久了他們就會本能的互相模仿。而如果他們之中,有人出現了異樣的姿勢,那說明這個人的觀點與其他幾人不同,因為是團隊,所以他的個人意見不好當著別人的麵表現出來。因此,在我們的工作談判中,如果對方團隊提出異議,那我們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判斷他們的意見是否都是統一的,這樣便於我們找到突破口,及時采取有針對性談判策略來應對他們。
在一些業務發言會上,有些人會故作姿態,讓自己顯得“別具一格”,用來表明他較高的地位和與眾不同的身份。所以,如果我們非常熟悉別人的姿態語言,在充分了解別人的心跡,摸透他們真實想法的同時也不斷修正自己,便可更好的處理各種關係,避免陷入欺騙的沼澤地,從而使得各種結局更為圓滿。
“智慧錦囊”
很多人隨著心跡擺出不同的姿態,這在掩飾自己的同時也會不斷的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那麼,通過識別、掌握這種大眾姿勢和特殊姿勢,就能輕鬆的讀懂別人,通曉他們的內心,同時,也可以很好的保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