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3 / 3)

尤梅家正在砌願牆,人們幹著活有說有笑,一片熱鬧的場麵。去年拉完石頭,由於天短不出啥活,同時也到了賣煤的高峰期,房建喜就把砌牆的活安排在了今年開春。尤梅已經把去年冬天留的兩隻小公雞殺了,但見人多還怕不夠吃,不僅有房建喜和弟兄們幾人,二渣子曹向衛等也來幫忙,奶奶讓她把一隻下不了幾個蛋的老母雞也殺它,燉熟了吃著更香。聽到雞叫聲,房建喜幾步走過去,從尤梅手裏搶下雞,讓她燉雞時多放幾個土豆不是一樣好吃嗎!何必都是肉。房建喜抓著雞不鬆手,見二玲子走過來,要向她扔去。二玲子說:“幹點活吃啥小雞,給他點雞屎吃就不錯了。”房建喜說:‘還不是跟你這村幹部學的,淨挑小公雞吃。’二玲子要踢他一腳,沒踢著,罵道:‘滿嘴噴糞,就該吃雞屎。’尤梅鬧個大紅臉,笑著把二玲子迎進屋。二玲子進屋見鮑老太太放下活正準備下地,急忙搶前一步,往炕上扶著鮑老太太說:“哎呀,鮑奶奶,你這麼大的歲數,還下地幹啥?我又不是第一次來。這是給誰做鞋呀?”二玲子也坐下,拿起炕上的塑料鞋底。鮑老太太看著坐在桌旁學習的小孫子說:‘這不是嗎,一雙臭腳,穿鞋可費了。”二玲子說:“別做了,我給英子買雙鞋,買大了,小弟穿能行。回頭我讓英子送來。”鮑老太太說:“留給英子穿吧,小孩腳長得快。我這兒閑著沒事幹,有這現成的鞋底,做鞋也不費勁。”二玲子問:‘眼睛能看得清?’鮑老太太說:“看得清。耳不聾眼不花。”二玲子說:“鮑奶奶有福,你看這大耳垂兒,還紮著耳朵眼兒。聽英子說小弟學習可好了,等考上大學,當了幹部,鮑奶奶跟著進城去享福!”小弟聽到在說自已,抬頭朝奶奶和二玲子翻眼皮,低頭寫下心裏想著的作業: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尤梅拔著兩隻退過毛的小雞身上還剩下的絨毛,看一眼小弟的‘呆”樣,對二玲子說:“英子學習也挺好吧?”二玲子說:“好啥!她說總問小弟作業。我說她不耽誤小弟學習呀?她倒說還替小弟打過架呢!”鮑老太太接過話說:‘考啥大學,念幾天書,認識幾個不瞎眼睛的字罷了。聽說你進城去開了會,還得了獎。”二玲子說:“開啥會,簡直就是活遭罪。讓我上台發言,他們給寫的稿,不知在哪兒聽說的尤梅,把她也扯進去了。說我勸尤梅晚婚晚育,哪有的事!到那兒我沒念,給他跳過去了。’鮑老太太說:“你不念它幹啥,願咋寫就咋寫唄,也不是真事。隻要不讓我們出家當尼姑就行。’尤梅樂了,隻怕自己當不了尼姑,要是有地方出家倒好了。她問二玲子:“獎品拿回來啦?”二玲子不無得意地說:“過幾天給送來,是台彩電。到時鮑奶奶去我家看電視。”鮑老太太說:“好!能去。你好好幹,爭取明年再得一台。”二玲子聽了哈哈笑,她說:‘還能有這好事?如果給電視,我還去,拿回來讓給鮑奶奶,你老別嫌貴啊!’尤梅問:“不是獎品嗎,咋還要錢?’二玲子說:“要一半的錢,我也沒準備呀,這不想跟你和鮑奶奶借點錢;萬一家裏錢不夠,等電視送來現借,多丟人。”鮑老太太說:“行?!這是好事。”

尤梅洗了手,從奶奶手裏接過鑰匙開櫃拿錢。二玲子說:“有鮑奶奶當家,尤梅姐倆又這麼能幹,眼看日子過得好起來,成為村裏一等戶。”

鮑老太太說:“當啥家,不過跟著瞎操心。這記性不好了,整天丟三落四,拿這忘那。今天早晨往外放小雞,就忘把那隻老母雞抓住了。”

二玲子接替尤梅拔死雞的絨毛,她說:“不殺就不殺吧,有這兩隻也夠吃啦。”

鮑老太太說:“這兩隻小公雞早就該殺了,被老公雞叨得都不敢進窩,總怕被黃鼠狼刁去,昨晚總算抓住了。聽說供銷社門口有趕集的,哪天把老母雞賣它一一”

二玲子兜裏裝著二百塊錢到家,讓丈夫帶著鞋趕快去尤梅家幫忙砌牆。石頭牆不是誰都能砌的,有心幫忙也要有點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