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交往:從人見人“厭”到人見人愛(4)(1 / 3)

小老虎上來以後,非常感激地說:“我以前總是欺負你們,搶你們的東西吃,可你們還不生我的氣,還來救我,太感謝你們了。”小老虎激動的哭了,他和小熊、小兔子、還有小猴子擁抱在一起,說:“我以後一定要向你們學習,太感謝你們了!”小猴子、小熊、小兔子、一起說:“我們大家都是好朋友,不必客氣。”小老虎羞愧的低下了頭說:“以後我再也不欺負小的動物了。”

從此以後小老虎不僅不搶別的小動物的東西,還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與別人分享。這樣他有了更多的好朋友!

媽媽點一點:

孩子,你看,小老虎以前愛欺負別的小動物,誰也不願意和它做朋友,好在後來它改正了,小夥伴們才重新和他做朋友了!

如果你也總是欺負比你弱小的同學,你也會沒有一個朋友的!而且,如果有比你更強大的人,也像你一樣喜歡欺負人的話,你不是也得被別人欺負了嗎?

媽媽希望你明白,人與人都是平等的,沒有任何理由不尊重別人,更沒有理由欺負別人。如果你可以給每一個被人欺負過的同學,真誠的道歉,你一定會收獲到他們的友誼!

你能做到嗎?

媽媽錦囊:讓孩子體驗後果

孩子之所以愛欺負人,是由於孩子往往在有意無意地捉弄別人的行為中體會到了所謂的“有意思”、“好玩”,而忽略了可能帶來的危險或不良後果。為幫助孩子認識這一行為可能帶來的麻煩,我們可讓孩子適當體驗一下被捉弄的感覺,這比單純說教的效果會好一些。比如,如果孩子經常把大人的東西藏起來,我們也可用相同的方式懲罰他,把他急需要的東西藏起來,任他自己著急,故意不理睬。通過親身經曆,他會明白,正像他不願成為被戲弄的對象一樣,別人也不喜歡他的惡作劇行為。

《聰明的小羊》——受氣包,學自衛

在童年時期,同伴群體中的一些孩子會經常性地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負,我們通常將這些被欺負的孩子稱作“受欺負者”。也就是我們戲稱的“受氣包”。受欺負兒童較為普遍的第一反應就是哭,孩子的年齡越小,“哭”的可能性越大。當然除了哭以外,還有“一動不動地站著”、逃開、躲起來等行為表現。麵對這樣的孩子,許多媽媽是既心疼又矛盾,不知道該怎麼辦好。

一般說來,媽媽都會告訴孩子打架是愚蠢的行為,但是要求一個孩子在挨打的時候仍然不做反抗,這樣的媽媽無疑是更愚蠢的。麵對別人的欺負,勇於自我保護,通過自衛贏得自尊,是孩子應該盡早具備的能力。自衛使孩子既保護了自己的身體,也保護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當孩子通過自衛製止了對方進一步傷害自己的時候,孩子就會在心理上取得巨大的勝利,他會感到自己不是一個任人宰割的人,這樣他才會在人際交往中更勇敢、更自信。

如果你的孩子也是一個受氣包——

媽媽講一講:《聰明的小羊》

有一隻大灰狼跑得特別快,他可愛嚇唬人了,每天都把小羊們追得到處亂跑。

這天,小羊們又被大灰狼欺負了。“哈哈!快跑啊!不然我咬你們的腿了!”大灰狼邊追邊嘲笑小羊們。

“大灰狼真可惡!”小羊們討厭死大灰狼了,可是能怎麼辦呀,它們又打不過大灰狼。

這時,一隻小羊站出來了:“大家不用怕,我想到辦法對付大灰狼了!”

第二天,這隻小羊找到了大灰狼。大灰狼說:“我正要去追你們玩呢!你怎麼自己送上門來了?”

“我今天是來追你玩的!”小羊說。

大灰狼聽了哈哈大笑:“哈哈哈,你不是在說夢話吧!”

小羊說:“你趕快跑吧!無論你怎麼跑,我一定能夠追上你!”

大灰狼差點沒笑破肚子:“是嗎?好,那你就追吧!”

大灰狼驕傲地把頭一揚,飛快的跑了起來,不一會兒就把小羊甩得無影無蹤了。它得意地往回喊:“小羊羔,你在哪呀?”

誰知,小羊的聲音卻突然在它背後想起來:“我就在你後邊呢!”大灰狼回頭一看,驚呆了,小羊真的站在它麵前!

“大灰狼,我說過能追上你,你不信嗎?”小羊驕傲的說。

“好,我就再和你比比!”大灰狼又急忙往前跑,一直跑到很遠的地方才停下。

“小羊羔,你在哪啊?”大灰狼氣喘籲籲的往回喊。

“我就在你前麵啊!”大灰狼一回頭愣住了,小羊什麼時候跑到自己前麵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