綰卿上前行大禮叩拜“兒臣給母後請安”。
“自家娘兒,不必多禮”,聖安太後鳳目閃動著柔和的光芒。
張姑姑搬一把椅子讓綰卿坐下,綰卿再三謝坐,方才側身坐下。
“皇後娘娘倒還記得我這背時的人,”聖安太後和藹的笑著說道。
“母後是兒臣長輩,按理當來給母後請安”,綰卿欠身答道。
聖安太後端詳了一下綰卿關切地問道:“皇後在宮中生活沒有什麼不便吧,哀家看皇後身子太過羸弱”。
綰卿很感動,兩年來這皇宮中,還是頭一回有人這麼關心自己,感激望著聖安太後說道:“謝母後關懷,兒臣自小就這樣,也許是兒臣母親生兒臣時身體衰弱的緣故,幼時也吃了不少人參燕窩,都無濟於事,索性就聽之任之,也沒什麼大妨礙”。
聖安太後又說:“給哀家看病的胡太醫醫術很好,善於調理,皇後不妨也看看”。
這時,外麵進來一小宮女問是否傳膳,聖安太後看了看銅壺滴漏,說道:“傳吧,皇後也用一點吧”。
綰卿推辭道:“謝母後,兒臣來前吃了幾塊點心,已經飽了”。
殿下上來兩個小宮女,端著兩個托盤,綰卿仔細看時,隻兩碗清粥,和兩樣小菜,放到聖安太後身旁的炕桌上。
兩個小宮女擺完下去,也沒有其他人宮人上來,好像再沒有什麼也隻有這些。
綰卿看著隻覺得過於簡單,甚至有些寒倉,別說是慈寧宮中進膳的奢華氣派就是小戶人家恐怕也比這略豐盛些。
想是看出了綰卿心思,聖安太後解釋道:“哀家年歲大了,早起也吃不下什麼東西,隻是喝一點點粥,不比你們年輕人”,綰卿看出這隻是聖安太後遮掩之詞。
“兒臣也做了點小吃食孝敬母後”,馮姑姑適時地遞過來食盒,綰卿呈了上去。
綰卿在準備孝敬兩宮太後禮物時頗費些心思,聖慈太後力求豐盛,聖安太後力求節儉。
隻有這樣才能討聖慈太後歡心,但又不厚此薄彼,讓兩宮太後都滿意,想以聖安太後的智慧會明白自己的苦心。
張姑姑接過食盒,置於軟榻炕桌之上。聖安太後看時,是一盒桃子形狀和一盒茶花形狀的兩樣點心。
“太後娘娘正好未用早膳,皇後娘娘拿來的吃食,看著新鮮,太後娘娘就先嚐一嚐吧!”
張姑姑滿麵笑容邊說邊遞上一雙銀箸。
太後把一塊點心遞到嘴裏。細細品了品,麵色溫和的問道:“這兩樣點心叫什麼名字,比宮裏做的還好些”。
綰卿恭敬說道“香酥杏仁百果長壽糕,清香綠茶水晶糕”。
“兒臣愚笨,隻是孝敬母後一點心意,不知合不合母後口味”,這是孫姑姑獨門手藝,綰卿也會一招半式。
“很好,不油膩,入口軟糯,適合老人吃”。
聖安太後喝了點張姑姑端上來的清粥。
“母後若喜歡,兒臣以後就多做些來”。看聖安太後表情還滿意,綰卿懸著心才放了下來。
“聽說你父親安國公已得勝還朝了,於國於民真是一件大喜事啊!”
“托母後的福”。提到父親綰卿很不是心思,麵上不敢表露。
“深宮裏也有許多無奈”。聖安太後看著綰卿了解地說道。
綰卿抬頭迎著聖安太後的目光,聖安太後溫柔的目光仿佛能穿透綰卿的心思,一瞬間,綰卿心中五味雜陳。
又敘了會不痛不癢的閑話,綰卿方才登攆離去,坐在攆上,雁翎同情地說:“聖安太後真是可憐,孤身一人,先皇死後這般境遇”。
對麵的馮姑姑歎息著說:“先皇生前雖不甚寵愛正宮皇後,但卻得先皇敬重,榮華富貴,錦衣玉食,誰承想,先皇故去,卻落得個這般下場”。
綰卿心有所感說:“這已經算好的了,清貧是清貧了點,但頤養天年壽終正寢已是很難得的了”,這樣說著,一時又聯想到自己,將來若能如聖安太後的結果都屬萬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