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那會兒沒事兒跑去酒吧彈個吉他唱首歌的文藝男青年,換上一身毫無個性的正裝,張口閉口談工作,往日那些詩詞歌賦全都見了鬼;

翩翩少年進了公司之後,每天一籌莫展,從前的快人快語變成如今的猶猶豫豫,聊天真的很費勁;

也有當年做學生的時候就很“識時務”的,畢業之後迅速學會了“酒桌禮儀”、“場麵話”、“互取所需”、“籠絡人脈”等高端技能;

偶爾有一兩個對人生沒計劃,待業待得理直氣壯的,大家都會替他著急,總覺得所有人都得像自己那樣活,才叫真正地活著。

在我記憶裏的那一張張麵容,耳蝸裏回響著的夢想與遠方,成了無根的樹,隨著風飄散。

他們明明才二十出頭,卻用著適合四十歲的名貴保養品,拎著可以壓垮年齡的名包,滿嘴像是我們曾經最惡心的那類人一樣跑火車,業餘生活除了刷淘寶就是睡覺,生活裏除了錢,再也沒有其他。

年輕的意義,絕對不是為了老去。如果看到這本書的你,恰好也正當年輕,那麼學長非常希望你能記住你最青蔥年少的模樣,並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生活。

7 最好的生活,就是你現在正經曆的生活。

這話聽起來有點不思進取,甘於現狀,但學長的本意卻並非如此。

豌豆仔曾經以為走出校園闖蕩社會是最好的生活,曾經以為遠離世俗投身公益是最好的生活,曾經以為找到一個深愛的人是最好的生活,可兜兜轉轉過後,這些生活都不是他最好的生活。

其實最好的生活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標準,如果真的有標準,那也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當你幹著一份普通的工作時,為什麼要去妒忌那些白手起家創業發達的人呢,你承受得住創業的壓力和風險嗎?

當你喜歡著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時,為什麼要心猿意馬地仰慕那些男神女神呢?

當你做了一件與眾不同的事,企圖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時,又為什麼會被那些大多數人的生活所吸引呢,難不成你對自己根本就沒有信心?

說白了,你根本沒有意識到,你所擁有的一切是多麼珍貴。

你自卑,你覺得人家的生活永遠比你好,於是各種各樣的誘惑消解了你的定力,膨脹著你的欲望。

在你四肢健全身體健康、能自食其力、能被一個人喜歡的時候,你還惦記著更多,那麼你可以問問自己是不是太貪心了。

這種貪心會讓你怠慢手中擁有的一切,最後,你會被現在的生活拋棄,陷入苦悶。

如果你無法讓自己愛上現在的生活,那麼你永遠別指望得到什麼最好的生活。

提前閱讀過這本書的幾位同誌評價道:學長,你嘴巴太刻薄了,能不這麼挖苦諷刺,好好地熬一鍋雞湯嗎?

親愛的,你必須得知道,學長自己就是這書中故事裏的一員,我並非站在一個製高點蔑視眾生,我是在俯視我自己。

我曾在微博發問:

A.仿佛世上所有的人都值得TA羨慕,認為所有人都比TA牛。

B.仿佛世界上所有人都是loser,隻有TA最牛,跟TA有關的一切也因為TA而變得牛。

A和B,哪一種你更不能忍?

很多人選擇了B,可有時候我更喜歡B。

生活那麼難,而艱難到快要過不去的時候,能有這麼一點兒彪悍的樂觀與自信,也就過去了。

感謝我的編輯羅小姐。

感謝所有愛我的人。

感謝一路上偶遇的陌生人。

感謝有這樣一個美妙的機會,記錄下我畢業一年裏的感受。

感謝耐著性子讀到這裏的你。

感謝對生活充滿熱愛的我自己。

就像豌豆仔的名字那樣,

在畢業這條“彎”曲跌宕的路上,

祝你做個愉快的“逗”比,

像少年一樣不怕疼地闖下去。

不要怕。

學長永遠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