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退出人海,做一個旁觀者,會使你懂得一些別人所來不及發現的道理。〔法〕羅曼·羅蘭:《羅蘭小語》
個人的成就與競爭時的得勝,固然是值得快樂的事但假如一個人處處想得勝、要爭強,則不但享不到成功的樂趣,反而充滿了唯恐被別人超越的苦惱。〔法〕羅曼·羅蘭:《羅蘭小語》
安於平凡,真不簡單。〔中〕三毛:《隨想》
終身讓路,不枉百步;終身讓畔,不失一段。〔中〕《唐書·朱敬則傳》
不與人爭者常得多利,退一步者常進百步,取之廉者得之常過其初,約於言者必有垂報於後,不可不思也。〔中〕呂本中:《官箴》
一爭兩醜,一讓兩有。〔中〕呂近溪:《小兒語》
天下無人己俱遂之事,我得人必失,我利人必害,我榮人必導,我有美名,人必有愧色。〔中〕呂坤:《呻吟語·修身》
不與居積人爭富,不與進取人爭貴,不與矜飾人爭名,不與簡做人爭禮節,不與盛氣人爭是非。〔中〕呂坤:《呻吟語·應務》
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中〕洪應明:《菜根譚》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嚐: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中〕洪應明:《菜根譚》
爭先的徑路窄,退後一步自寬平一步;濃豔的滋味短,清淡一分自悠長一分。〔中〕洪應明:《菜根譚》
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不去處,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得去處,務加讓三分之功。〔中〕洪應明:《菜根譚》
饒人不是癡漢,癡漢不會饒人。〔中〕周希陶:《增廣賢文》
恭可平人怒,讓可息人爭。〔中〕史襄哉:《中華諺海》
勞苦之事則爭先,饒樂之事則能讓。〔中〕荀況:《荀子·修身》
君子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中〕《禮記·坊記》
為君子當常受虧人方做得,蓋受虧即有容也。〔中〕吳與弼:《明儒學案·崇仁學案》
作好人,眼前覺得不便宜,總算來是大便宜;作不好人,眼前覺得便宜,總算來是大不便宜。〔中〕高攀龍:《家訓》
吃虧是福。〔中〕鄭燮:《鄭板橋外集·橫額》
巧人得利固多,然得禍也不少;拙人循理安分無大利,然亦不知有禍。〔中〕史典:《願體集》
與人共事,要學吃虧。〔中〕左宗棠:《左文襄公全集·答張朗齋提軍》
世界上沒有便宜的事,誰想占便宜誰就會吃虧。〔中〕徐特立:《對青年人的幾點希望》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中〕老聃:《老子》
不知足者之憂,終身難解。〔中〕韓非:《韓非子·解老》
知足者,不可以勢利誘也。〔中〕《淮南子·詮言訓》
德比於上,故知恥;欲比於下,故知足。〔中〕荀況:《申鑒·雜言下》自私
自私,對靈魂而言是牢獄。正如牢獄奪去肉體的自由一樣,自私會奪去幸福。〔英〕馬洛禮:《語絲》
在一切使人格墮落的不道德的行為之中,自私是最可恨最可恥的。〔英〕薩克雷:《名利場》
自私是我們當前最大的弊病。〔法〕巴爾紮克:《驢皮記》
自私的人將如孤單單的不結果實的果樹,日見枯萎。〔俄〕屠格涅夫:《屠格涅夫論》
個人主義是最不正常的狀態——就是瘋狂。〔俄〕列夫·托爾斯泰:《托爾斯泰夫人日記》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俄〕列夫·托爾斯泰:《最後的日記》
如果一個人僅僅想到自己,那麼他一生裏,傷心的事情一定比快樂的事情來得多。〔俄〕西利比亞克:《普裏瓦洛夫的百萬家私》
隻為家庭活著,這是禽獸的私心;隻為一個人活著,這是卑鄙;隻為自己活著,這是恥辱。〔蘇〕奧斯特洛夫斯基:《演講、論文、書信集》
人心之病,莫甚於一私。〔中〕楊萬裏:《答陳國材書》
人一生大罪過,隻在“自是自私”四字。〔中〕呂坤:《呻吟語·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