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1 / 3)

第三章

可惡的不是做不公正的事情的人,而是那有意地做不公正的事情的人。〔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凡是以最高的報償給予最配受報的人的,是最高尚地分有公正和美德的人。〔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人的責任是先公正而後寬大。〔英〕狄更斯:《馬丁·瞿述傳》

譴責是為了使他們免蹈覆轍,也讓別人引以為鑒。〔法〕蒙田:《隨筆集》

心無私欲,自然會剛;心無邪曲,自然會正。〔中〕張伯行:《困學錄集》

中庸決不是公平,公平是從是非觀點出發的,而中庸隻在利害中打算盤。〔中〕聞一多:《聞一多全集》

讓自己完全受財富支配的人是永不能合乎公正的。〔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

我們由於和別人交際,而後變成公正的或不公正的人……〔古希臘〕亞裏士多德:《倫理學》

不公正並非本來就是壞的;其所以壞,隻是因為有一種畏懼隨之而來:怕不能逃避那奉命懲罰行為不公正者的人。〔古希臘〕伊壁鳩魯:《著作殘篇》

大凡不涉及私人利害得失的地方,人總是容易站在公正和人道一方麵。〔英〕司各特:《愛丁堡監獄》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中〕孟軻:《孟子·盡心上》

公則天下平矣,平得於公。〔中〕《呂氏春秋·孟春紀·貴公》

衡之於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繩之於內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中〕《淮南子·主術訓》

理人之道萬端,所以行之在一,一者何?公而已矣。〔中〕武則天:《臣軌上·公正章》名利

利益在後麵推動著所有種類的德性和罪行。〔法〕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利益以所有種類的語言發言;玩弄所有種類的人,甚至玩弄無私者。〔法〕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利益使一些人盲目,使另一些人眼明。〔法〕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功名心,給他們的創造力插上了雙翼。〔德〕尼采:《人性,太人性了》

塵世富貴功名是不可靠的。〔俄〕屠格涅夫:《多餘人的日記》

名利二字,是天地間公共之物。〔中〕陸世儀:《思辨錄輯要》

身外之名,隻是為社會上一般人所追求,驚歎;對個人本身的渺小與偉大都沒有相幹。〔中〕傅雷:《傅雷家書》

錢財和名聲是互相依賴的,有錢財而無名聲,或者有名聲而無錢財,都是不行的。〔法〕盧梭:《愛彌兒》

隻要一個人不是傻瓜,成名比不成名顯得更空虛。〔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靠別人的恩惠而安排的成名不值得驕傲。〔法〕羅曼·羅蘭:《羅曼·羅蘭回憶錄》

君子不窮於名。〔中〕韓非:《韓非子·主道》

若避好名之嫌,則無為善之路矣。〔中〕範純仁:《問學錄》

行善不以為名,而名從之;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利不與爭期,而爭及之。〔中〕《列子·說符》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中〕臧克家:《臧克家詩選·有的人》

一切虛名都是經不起時間考驗的。〔中〕姚雪垠:《我的粗淺經驗》

這是許多人致命的弱點,甚至優秀人物也在所難免。他們瞧不起穩步遷升,強求過早地成就功名,但是功名到手之日,也許就是身敗名裂之時啊。〔古羅馬〕塔西佗:《編年史》

在名利場上的人,一想到自己的陰私會被人揭發,或是可能丟麵子,受處分,都覺得難受,可是單為做錯了事就感到不安的卻沒有幾個。〔英〕薩克雷:《名利場》

人們很少注意別人:有利可圖便爭得麵紅耳赤,閑散無事就心事重重。〔法〕巴爾紮克:《交際花盛衰記》

為名利而刻骨銘心,終身受苦,其愚如牛。〔日〕吉田美好:《徒然草》

好名而立異,立異則身危。〔中〕林逋:《省心錄》

利者,眾人所同欲也。專欲利己,其害大矣。貪之甚則昏蔽而忘理義,求之極則爭奪而致怨。〔中〕程顥、程頤:《二程粹言·論學篇》

名利如錦覆陷阱,使人貪而墮其中,到頭隻贏得一個大不惺惺者。〔中〕陸九淵:《陸九淵集·語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