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常抱有過高期望的人是很難輕鬆起來的,因為他總是在不斷地給自己製造麻煩——身邊的同事可能會因此而遠離他,因為大多數人都不能認真地對待他不切實際的期望。因為他總是很天真地期望工作按著自己所預想的開展下去,希望每個人都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如果他們不做(通常都是如此)他就會感到沮喪不安。
通常把期望降低,即使是一點點,就可以讓你的工作與生活變得更輕鬆一些。當事情成功時,你會更興高采烈、更快樂、更驚喜,而不是把成功當做理所當然。當你的期望落空時,也不會讓自己受到很大的打擊。降低期望使你能不再為小事煩惱,也不會在麵對爭執時慌亂不安,你不會有負麵的過度反應,也有能力說出“我會處理這件事的”這類的話。保持鎮定的態度能讓你麵對混亂,解決問題完成工作。
生活從來就不是簡簡單單、毫無麻煩的。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人人都會碰到不順心的事。有時候別人會無緣無故讓你受到傷害,有時候不論你賺多少錢,看起來好像永遠也不夠。有時候電話線或電腦總會出狀況,讓你煩惱不已,以平和心態對待此類事情的發生,不要期望過高,理所應當就應該如你所想,多考慮些不如意情況的發生,當果真如你所想時,心理落差也不會太多。
還有一些人常常把期望與完美的標準混為一談。這並不是要你降低標準或濫竽充數,也不是說人不需要有責任。而是說在你心中預留空間,讓壞脾氣、錯誤、過失、困難也有一席之地。與其花太多時間抱怨、擔憂失敗的事,不如大步跨過去。生活與挑戰不會打倒你的,你可以節省精力,準備下一次的再出發。
記住,在工作中,不管你有多努力,生活總是不會完全照你的計劃行事的,這是難以避免的事實,你隻有將期望降低,才能迎向生活。降低期望,你就不會再為瑣事煩惱,也不再會整天焦慮不安。
專注工作,進入“瓦倫達心態”
心理學上有一種“瓦倫達心態”,即專注於工作而不在乎產生的負麵影響,這種心態對於欲成大事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當你在工作時,要善於進入瓦倫達心態。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絕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隻想著走鋼索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後來,人們就把瓦倫達以前那種專心致誌於做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不患得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同時,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也從另一個方麵證實了瓦倫達心態:人大腦裏的某一圖像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係統。比如當一個高爾夫球手擊球前一再告訴自己“不要把球打進水裏”時,他的大腦裏往往就會出現“球掉進水裏”的情景,而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時候球大多都會掉進水裏。這項研究說明在工作的時候,如果給自己一個毫無意義的思想包袱,其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使事情走向反麵。
那麼怎麼樣才能迅速進入“瓦倫達心態”呢?一個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凡事先行動起來,在行動中決不要去想這麼做的後果。這樣做,可以讓人不再猶豫,不再顧此念彼,從而達到“瓦倫達心態”。凡事先行動起來,一旦迅速進入行動狀態後,就不用多想,逼上梁山,背水一戰,隻有一條路走到黑。這樣反而容易成功。
當然在行動中,會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是在所難免的。這就需要我們在行動中去糾正、去調整。如果我們害怕在人多的場合講話,一定要找機會去說,大聲說;如果社交心理障礙多,就會怯懦。想去找一個人的時候思慮太多,這時候最簡單也是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讓自己多想,現在做,馬上就做,打斷自己原有的那種思維邏輯和習慣,走出第一步,勇氣就產生了。芭芭拉·格羅根指出:“無論做任何事情,開始時,最為重要的是不要讓那些愛唱反調的人破壞了你的理想。”
要想掙脫輿論的枷鎖,隻有行動起來並保持“瓦倫達心態”,因為“這個世界上愛唱反調的人真是太多了,他們隨時隨地都可能會列舉出千條理由,說你的理想不可能實現。你一定要堅定立場,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先投入戰鬥,然後再見分曉。”法蘭西雄獅拿破侖這樣說。
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偉大詩人但丁在其偉大作品《神曲》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句千古名言。但丁在其導師、古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引導下,遊曆了慘烈的九層地獄後來到煉獄,一個魂靈呼喊但丁,但丁便轉過身去觀望。這時導師維吉爾告訴他:“為什麼你的精神分散?為什麼你的腳步放慢?人家的竊竊私語與你何幹?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吧!要像一座卓立的塔,決不因暴風雨而傾斜。”無論是走在地獄、煉獄還是天堂,“走你的路,讓人們去說吧”,這就是瓦倫達心態。向著目標,心無旁騖地前進。這是每一個成功人士必備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