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界嶺口(1 / 3)

界嶺口,長城的一個重要隘口,也是一個戰略要點。界嶺口有洋河流過,澗穀兩側山勢陡峻,東西兩峰海拔很高,長城扶搖直上,成為一個險要的製高點。

自從山海關淪陷,日軍隨時會向界嶺口進攻,這裏的中國守軍已經加強了戒備。

丁朗和任飛揚走在界嶺口的長城底下,卻被四名哨兵攔截了下來。

丁朗不想多生事端,便謊稱是難民,沒想到四名哨兵哈哈大笑起來。

“山海關的難民早就從大路逃去秦皇島了,怎麼可能翻山越嶺跑到這邊來?搞不好,你就是一個奸細。”一名哨兵說。

“先把這家夥的武器繳了,帶回去由營長處置。”另一名哨兵說。

真是秀長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何況丁朗又不是讀書人,更是百口難辯,又不敢發作,幾支黑森森的槍口正對準著他呢。

哨兵們不管三七二十一,繳下丁朗的劍,扣下他和任飛揚,把他倆帶到營部聽侯發落。

不久,一名軍官和一名儒生走進了營部。

那名軍官三十歲左右,眉粗大眼、身材魁梧。而那名儒生大約四十歲,高高瘦瘦,戴著一副圓圈眼鏡。

四名哨兵向那名軍官立正行禮,其中一名哨兵說:“報告營長,就是這兩個人。”

那個營長瞥了一眼被抓上來的那兩個人,那一大一小的都蹲在地上,他就問哨兵:“他們都叫什麼名字?”

那哨兵一愣,結結巴巴地說:“不……不知道。”

那營長眉頭一揚,厲聲說:“你們問也不問,就直接抓人上來?”

四名哨兵麵麵相覷,不敢答話。

那營長突然發現那個大的男人有點眼熟,於是拍著那男人的肩膀說:“喂,你,抬起頭來。”

那男人抬頭與那營長對視一眼,兩個人在瞬間就愣住了,同時驚叫起來。

“師哥!”

“師弟!”

丁朗“刷”的一下站起來,與那營長緊緊抱在一起,兩人似乎多年沒見,都顯得十分激動。

那名營長怒氣衝衝的回頭,卻發現那幾個哨兵早就溜了,不由罵道:“這幾個兔崽子,溜得挺快的,連我師哥也敢抓,看我不扒了你們的皮。”

“算了,也多虧了他們,你我師兄弟才得與相見。”丁朗喜道,又低頭跟任飛揚說,“這位是我師弟彭傑,你快叫彭叔叔。”

任飛揚憂鬱地說了一聲:“彭叔叔好。”

彭傑皺了一下眉頭,說:“師兄,你徒弟似乎很不開心?”

丁朗搖搖頭說:“他不是我徒弟,他隻是我在山海關救的一個孩子,他娘被日本鬼子殺了。他爹叫任國雄,是山海關守軍,現在生死未卜。”

彭傑說:“我認識任國雄,他是一個血性男兒,武藝又高強。”

任飛揚的眼睛閃過一道光亮,他問:“彭叔叔,你知道我爸爸在那裏嗎?”

彭傑摸著他的頭說:“你爹是一個人物,他是詠春拳的弟子,幾個大漢一起上都不是他的對手。但是山海關大戰,以你爹喜歡衝鋒陷陣的性格,他多半犧牲了。”

任飛揚的臉一下子變得青白,但他咬著牙不讓淚水滾出眼眶。

彭傑親切地拉過丁朗的手,問:“師兄,多年不見,咱師兄弟應該好好聊聊。對了,你怎麼會到這個荒山野嶺來?”

丁朗歎了一聲:“一言難盡。”

他坐下來,將在山海關的事情一一說出來。

丁朗送任飛揚回到客棧後,就直奔山海關長城,希望在那裏抗擊日寇。但是守軍卻安排他和其他支援者一道,隻參與後勤工作,搬搬彈藥,運運糧食之類。

沒想到日軍進攻太猛烈,幾天時間就攻陷山海關,令丁朗太失所望。他沒有跟隨中國守軍撤退,而是躲在山海關城內,企圖趁夜刺殺幾名日本軍官。

但是日軍的防範很嚴,丁朗無處下手,正準備離開山海關之際,卻遇到了任飛揚母子遇險,他出手救下任飛揚。

丁朗最後說:“日軍封鎖了去秦皇島的路,我隻好繞路到這一邊來了。”

彭傑唏噓不已,繼而與丁朗聚舊,談述了一大堆往事。

彭傑又介紹那位儒生給丁朗認識:“這位是上海來的吳默然先生,他文采飄然,是興國報社的總編,也是我的良師益友。”

丁朗拱拱手,客氣地說:“在下丁朗,吳先生幸會!”

吳默然也拱了拱手,笑道:“彭營長常提起他有一位師兄,出劍快如鬼魅,人稱快劍丁朗。今日一見,果然是英雄豪邁。”

丁朗也笑著說:“師弟太抬舉我了。”

彭傑問:“師兄今後有何打算?”

丁朗說:“受人之托,忠人之事。這孩子是抗日英雄之後,我受任夫人臨終之托,要替孩子找到他爹。”

彭傑說:“尋人一事,暫可緩慢。現在國難當頭,師兄一身本領,理應先為國家效力。”

彭傑所部隸屬國民政府第53軍第116師,他是1團3營的正營長,負責界嶺口正麵陣地。由於山海關失守,長城各隘口的守軍都在高度戒備,嚴防日軍突然襲擊。

但是兵力不足和裝備不良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彭傑的戰術布置,他為此傷透了腦筋。為了增加兵力,他不得不派人出去招募新兵,甚至瞞著上級拉壯丁。此次遇見他師兄,這位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快劍丁朗,他豈能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