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最後的話(1 / 2)

017年4月7日發書,到018年5月8日全文結束,一年一月又兩。

在這97裏,我總共更新07.84萬字,平均下來每更新55字,比起上本書——綠茵神炮手(日更5190字),幾乎完全一致,這明我的碼字速度一直沒有得到什麼提高……

秦古德是邊前衛出身,而龍殊特則是防守型後腰,但他們歸根結底都成為了一名全能型的中場球員。

當代足壇,球員的位置越來越模糊,這倒是一個公認的事實。

足球是一項複雜的運動,要寫足球也是一件複雜的事情。

寫足球總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幾乎每隔一段時間,評論區就會出現陰陽怪氣的帖子,無非是“中國人不適合踢球”、“沒有係統根本不可能成為球星”、“你這麼牛逼無非是抱了係統大腿”、“這麼垃圾的係統還不如沒有”、“係統這麼強你竟然還能輸球”、“敢不敢100%獲勝”、“100%獲勝假不假”……

還好,我畢竟是一個老作者了,不至於因為一些聲音就改變初衷,這本書寫下來,從頭到尾都沒有跳出一開始設定的大綱。

包括014年的受傷。

其實在上本書的最後,我就過這件事情,隻不過那本書原本就隻打算寫到曼聯,在結局的時候賣慘並不適合。

而這本書最終要在利物浦開辟皇朝,受傷就可以提上日程。

受傷隻是為了更強勢的複出,多麼老的套路!

有些遺憾地是,作為一名作者,我沒辦法將這項運動100%地呈現給讀者,因為我也不清楚這項該死的運動的每一個細節。

昨和另一名作者聊時,我忽然忘記了,016年的時候,我為什麼要開一本體育競技的書……

今我又想了起來,其實我一直都很喜歡足球。

在我第二本《這貨不是馬超》(曆史類,170萬字簽約,10萬字完本,015年10月遭遇404)和第三本《朽木之刺》(架空曆史,0萬字,未簽約,連載期間同樣在015年10月慘遭404)裏,其實都出現了大量的足球情節。

是的,你可以想象,我在三國背景下寫了相當一部分篇幅,馬超都在和張遼、李典、徐晃、典韋、龐德、呂布們踢球……

我不是在自推書啊,因為這兩本書都D灰飛煙滅了……

-

再回到本書裏吧。

我個人對於過多的係統其實很不感冒,這種類型的在剛剛問世時當然很有意思,但到了如今,確實缺乏新意。

擁有係統傍身的龍殊特毫無疑問比秦古德更強,因為他的各項技能都已經達到了隱藏的滿級。

用武俠的級別來形容,他早已到達了“摘葉飛花,皆可殺人”的境界。

用仙俠的來形容,則是拔刀一斬,崩地裂,朝一拳,日月崩碎……

他已經不是羅梅西這個級別,即使是二對一的情況下,也沒人防得住他,就算特意犯規也是如此。

仔細觀看一場比賽,總會發現,比分之所以提不上去,主要是因為球員把握機會的能力不夠,而球隊創造出來的機會其實並不會少,如果每一次機會都能轉換成進球,那麼10-10的比分並非不可能。

而龍殊特就是一個極其擅長把握機會的球員。

這樣的球員,一場比賽進上七八九十個球,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