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中國的一個博士曾對德國的酒鬼做過細致的觀察:在德國,即使是一個喝醉了的酒鬼,也不會隨地亂扔酒瓶,而是搖搖晃晃,為手裏的空酒瓶子尋找垃圾箱,找到後還會努力定定神,仔細看一下垃圾分類,再把瓶子放進去……這就是典型的習慣行為。

德國人以認真聞名世界,可能正是因為平時注意細節的養成所致。俄羅斯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如果你養成好的習慣,你一輩子都享受不盡它的利息;如果你養成了壞的習慣,你一輩子都償還不盡它的債務。

美國一名心理學家分別寫信給50名成功人士和50名有犯罪前科的人,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一名監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大小不一的蘋果。我一眼就看中了一個又大又紅的蘋果,可弟弟已經搶先說出了我要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道:“好孩子要學會把好的東西留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於是,我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臉上親了一下,把那個又大又紅的蘋果作為獎勵給了我。我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從此也學會了撒謊,這成了我被送進監獄的原因。

一名白宮的成功人士在信中寫道: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我和兩個弟弟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放在手上.對我們說:“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現在,讓我們來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3塊,你們一人一塊,誰修剪得好,誰就有權利得到它。”結果我因為修剪得最好得到了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了一個最簡單也最正常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取第一。

拿幾個蘋果給孩子們分,看似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卻因兩個母親不同的處理方式,對孩子的一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教育專家說.養育孩子,母親持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讓孩子養成什麼樣的習慣.孩子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在他們有限的認知領域裏,不同程度地顯示了是與非、對與錯的混淆,如果家長不能及時給予引導和幫助,長此下去就會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古人雲:“欲木之長青,必固基本:欲流之長遠,必溯其源。”可見從小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家長要從孩子身邊發生的小事人手,采取孩子易於接受的方式和方法,由淺入深地開展行為規範教育,有效地矯正孩子不良的行為習慣,經過不斷反複的強化,使孩子們從小養成可終身受益的良好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