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家世(1)(1 / 3)

祖上姓韓

以“宋氏三姐妹”聞名於世的宋氏家族,在近代中國曆史上是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大家族。這一顯赫家族的祖先並不姓宋,而是姓韓,祖籍山西(一說河南安陽)。“宋”姓始於宋氏六姐弟(靄齡、慶齡、子文、美齡、子良、子安)的父親宋耀如。

傳說宋氏家族的先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韓國。秦滅韓後,一位韓國公子不願臣服秦國,轉而經商,從此韓姓族人以經商為業。韓姓商人與別的商賈世家不同,子弟從小皆須受儒家文化的教育,使其能知書達理。韓姓商人因此曆代有儒商雅稱。至明代,韓姓商人在山西已享有盛名。清兵入關後,韓姓族人舉族南遷,最後渡過瓊州海峽來到海南島。到宋耀如出生時韓姓族人在文昌已有200年的曆史。文昌位於海南島東北角的最前沿,它背靠黎山,瀕臨大海。文昌縣治所在的文昌市,地方不大,人口不多,是地地道道的僻壤,但非窮鄉,也不閉塞。

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文昌早就成了航海家和遠洋商人理想中的中歇港,小小的文昌因此而逐漸繁榮起來,與外界的交流及人員的往來也較為頻繁。文昌很早就是全國聞名的僑鄉,分布在南洋、印度、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及歐洲的文昌籍華僑,早已經超過文昌本地的人口。文昌還是明代清官、敢於冒犯龍顏的海瑞(號稱海青天)的故鄉,海瑞剛直不阿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地激勵著家鄉的後人。曆史上的文昌的確是一個不同凡響的地方,令今天的文昌人引以為豪的還有另一位傑出的人物,他就是曾經號稱近代中國第一家族——宋氏家族的奠基人宋耀如。

一個能將子女全部培養成有學識、有思想之人的父親,一定是位了不起的人物。但長久以來,人們對他的子女知道得很多,對這位了不起的父親卻知之甚少。

事實上,他的一生比他的任何一個孩子都更具傳奇色彩。

宋耀如出生於1863年2月,乳名阿虎,大名韓教準。他的父親韓鴻翼,是當時廣東海南文昌縣的一位頗有文化修養的商人,以熱心公益而著稱。因經辦賑務,他幾乎耗盡了祖傳的積資。人到中年後,又不幸染上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家境因此日漸窘迫,家庭生活的重擔全部壓在了宋的母親韓王氏的身上。丈夫病倒後,韓王氏既要照顧三個年幼的孩子和病中的丈夫,又得想法謀生、維持生計,還得對付官府的勒索、地痞的敲詐。據《宋氏家族第一人》中描述:“有一次,一個土匪到韓家縱火,妄想乘機劫奪‘黃貨’——當地人知道韓家祖上富裕,總以為藏有金銀財寶。母親臨危不懼,護衛著父親,安置好子女,迅速叫醒鄉鄰,呼喚親友,並揮舞木棍親自與土匪廝鬥,還機智地敲響一麵大鑼……土匪很快被逮住,火焰也很快被撲滅。韓家保住了。韓王氏由此聲名鵲起。人們紛紛蹺起大拇指,稱其為‘女中之傑’。”

在宋耀如的記憶中,母親韓王氏溫柔而又堅強,是一位不平凡的家庭主婦,她不僅持家有方,而且頗有文化修養,能夠背誦唐宋詩詞,並寫得一手娟秀的好字。宋耀如頗見功力的書法,及對詩詞韻律的熟諳,最早便得益於母親的教育。

當宋耀如8歲時,母親因積勞成疾,也像父親一樣,病倒在床上,但她一如既往,非常鎮定,臉上沒有流露出一絲的痛苦與愁雲。母親的堅強給了孩子們極大的信心和力量,也給幼小的宋耀如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日後,宋耀如曾經不止一次地向他的孩子們描述他們的奶奶,每一次都是那麼地動情:“她身負重荷,仍高雅高貴;她飽經折磨,仍端莊美麗。我見過許多描繪崇高女性的畫像,我相信,沒有任何一個畫家能畫出她那崇高的神韻。”從母親身上,宋耀如直觀而朦朧地感受到知識對於女性乃至對於她的家庭的重要性。

1875年,宋耀如的舅舅(其實是其嬸嬸宋氏之弟)從美國回鄉“招兵買馬”,以擴大他在美國的經營事業。舅舅對海外生活的生動描述,深深地吸引了年僅9歲的阿虎。舅舅原已聘定了阿虎的哥哥韓政準,阿虎想和哥哥一起去,他懇求父母讓他隨同舅舅出洋謀生。舅舅起初也嫌阿虎還小,怕他經不起大風大浪,但阿虎以他的勇敢打動了舅舅。據說有一天,文昌市被一夥從洋船上下來的尋歡作樂的水手鬧得雞犬不寧,文昌人鳴鑼罷市,與洋人展開了激烈的械鬥。年幼的阿虎加入了這次行動。混戰中,一支竹箭誤射中了阿虎的肩膀,他不叫一聲疼,請旁邊的舅舅將箭頭拔出,草草包紮一下,繼續衝上去。這件事促使舅舅下決心答應了阿虎的請求,並鄭重向其父母提出,希望能讓他把阿虎帶去美洲。他對阿虎的父母說:“我看準了。1歲看10歲。這孩子有出息,將來決非等閑之輩。”父母雖萬般的舍不得,但家境的困窘,兒子的再三懇求,加以舅舅的保證——“要像愛護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照料好阿虎”,終於使他們狠狠心同意了兒子的請求。舅舅的確不負承諾,將阿虎弟兄倆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來培養。宋耀如後成為舅舅的嗣子,改姓為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