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叁月驚訝的睜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樣子說到:“你的意思是說,除了漢魏洛陽的遺址和如今的洛陽市之外,還有另外一座古洛陽城?”
“沒錯。”李環山點點頭道:“我這大半輩子,都在追尋這座古城的蹤跡,你可能不知道吧,二十年前,我原本是國家考古研究院的一名院士……”
原來在二十年前,李環山還是個初出茅廬的考古新丁,那時候他加入了國家考古研究院,正是躊躇滿誌,準備為國家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在考古研究史上留下自己足記的一名中二青年。
李環山進入考古研究院接到的第一件case,就是關於古洛陽城的開發和考察。
這個古洛陽城,指的是如今已經成為著名風景旅遊區的漢魏洛陽城。
漢魏洛陽城於1984年年中被發現,但因為那時候的開發水平和科學技術有限,對於古城遺址的挖掘,進展一直很慢,接近十年過去了,除了二裏頭遺址和周王城遺址被發現之外,其他的古跡都還在緩慢的探索之中,一直沒能成規模的開發出來。
李環山被分派到對洛陽城的考察小組,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他就開始拚命研究關於古洛陽城的資料,試圖從這些資料入手,加快古洛陽城的開發進度,從而一鳴驚人,達成自己的夢想。
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李環山卻漸漸發現了一個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的問題,那就是曆史上的洛陽城,實際上並不僅僅隻是兩座,而是一共有三座!
第一座洛陽城興建於夏商時期(傳說),這座城市經過十三個朝代近一千五百年的開發,有過輝煌,也逐漸走向了沒落。它曾經是十三個王朝的都城,盛極一時,但因為戰亂和黃河水道的侵蝕,它逐漸被堙滅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這就是考古代正在開發的漢魏洛陽城。
而如今的洛陽市,則是興建於明朝年間。金朝時,洛陽曾被封為中京,但是因為黃河改道,河水頻繁決堤,洛陽城受到極大的侵蝕,不得不在金朝中期將舊洛陽城廢棄,改河南府曰金昌府,並河南縣入洛陽縣,在古洛陽城的西北角上,重新開始修建新城。
但是新城的建造進度極其緩慢,一直到明朝時期,才總算完成了所有的修築,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洛陽市。
可是極少有人知道,在這兩座洛陽城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座古洛陽城。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大將軍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將北魏皇太後胡氏連同高官共一千餘人,盡皆斬殺,掌控了北魏政權,權臣高歡不服氣,在河南宣布獨立,創建東魏,於是北魏至此分裂,變成了東魏和西魏兩個獨立的政權。
創建之初,東魏政權因為得到鮮卑貴族和大地主階級的支持,無論在財力還是在兵力上,都大大強過西魏政權,於是東魏頻頻對西魏發動征討,試圖重新吞並西魏,恢複北魏時期的強盛和地位。
然而高歡此人,眼高手低,長於權術,卻拙於治國,在他當權時期,東魏國內土地兼並日益嚴重,社會矛盾與********愈發尖銳,雖屢屢征討西魏,卻屢屢受挫,國家越打越弱,民間反抗的浪潮也越來越洶湧。
高歡死後,他兒子高澄繼承父位,高澄也沒能活太久,很快又把位置傳給了他的弟弟高洋。
高洋繼位之後,終於完成了父兄的心願,把東魏名義上的皇帝孝靜帝拉下馬來,自己做了皇帝,改國號為“齊”,東魏從此滅亡,這個政權,隻在曆史上存留了十六年。
可是在這十六年裏,高歡卻做了一件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事,給曆史留下了一個大大的疑團。
公元538年,因為黃河決堤,古洛陽城為河水淹沒,數十萬百姓遭受水災,無家可歸,隻得在被河水淹沒的城市周圍流浪,給社會安定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這時候高歡下令,在古洛陽城西北三百裏外,重新修建一座城市,用來容納這些遭受水災的居民。
這座城市修建完成之後,同樣被定名為“洛陽”。
但是因為這座城市比古洛陽城更加靠近河道,修好之後大家才發現,如果這裏的河段也決堤的話,那死的人可能比洛陽更多,所以在城市修建完畢之後,基本上沒什麼人願意入駐,結果這座城市在修好之後沒多久,就漸漸的被人為的放棄了,大家還是寧願重新回到古洛陽,慢慢修葺自己的家園。
於是這座“新洛陽城”,漸漸的就毀滅於戰亂與洪水之中。
這座“新洛陽”雖然在曆史上存在的時間並不長,可畢竟也曾經居住過數十萬人,裏麵的每一件東西,放到如今來說都是古董,也就是說,這座基本上沒被什麼人注意到的城市,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寶藏,等待著有心人去開發!
知道了這個秘密的李環山,心情萬分激動,此時的他還沒有完全被金錢給腐蝕,心裏想的依然是立刻找到這座城市,給考古界一個大大的驚喜,從此在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所以為了這座洛陽城,李環山就像是陷入了癡迷一樣,如此如醉的尋找著一切有關於這座城市的消息,它在哪裏,它現在怎麼樣,這個地方到底是怎麼消失的?可以說,李環山幾乎把自己所有的經曆都投入到了對這座城市的追尋,為此他甚至多次受到考古研究院領導的批評,認為他不務正業,一門心思走上旁門歪道,辜負了領導的信任。
但幸好這時還有一個人在默默的支持著李環山,那就是他的新婚妻子韓婧。
韓婧本是大家閨秀,她父親是中央的一名處級領導,家庭條件比絕大多數的普通人都要優秀,隻因為兩人是同學,在學校裏韓婧看中了李環山的才華,才心甘情願的跟了他這個平頭老百姓。
李環山之所以能夠進入考古研究院,韓婧的家庭也是出了不少力的。
可李環山因為癡迷於對東魏洛陽的探尋,漸漸引起了領導和同事的不滿,大家都認為他為了出名已經想瘋了,把時間全都浪費在一些不值得浪費的地方,曆史上消失在歲月長河裏的古城多了去了,樓蘭、瓜州、大名府,哪一個不比區區一個東魏政權修建的小縣城出名,你何必要把時間浪費在這個幾乎都沒什麼人聽說過的城市呢?
結果李環山和考古研究院的領導發生了分歧,一怒之下,他幹脆從考古研究院辭職離開,自己尋找起了那座連曆史都很少有記載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