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蘇〕高爾基《高爾基文集》
書籍——當代真正的大學。
〔英〕托馬斯·卡萊爾,引自《牛津辭典》
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
〔英〕培根:《培根論說文集》
圖書館使我得以有恒地研習而增進我的知識,每天我停留在裏麵一兩個鍾頭,用這個辦法相當地補足了我失掉的高等教育。
〔美〕富蘭克林:《富蘭克林自傳》
不去讀書就沒有真正的教養,同時也不可能有什麼鑒別力。
〔美〕赫爾岑:《赫爾岑論文學》
書,這是這一代對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遺言,這是將死的老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這是準備去休息的哨兵向前來代替他的崗位的哨兵的命令。
〔美〕赫爾岑:《赫爾岑論文學》
要熱愛書,它會使你的生活輕鬆;它會友愛地來幫助你了解紛繁複雜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會教導你尊重別人和你自己;它以熱愛世界、熱愛人類的情感來鼓舞智慧和心靈。
〔蘇〕高爾基:《高爾基論青年》
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隻有知識才是有用的,隻有它才能夠使我們在精神上成為堅強、忠誠和有理智的人,成為能夠真正愛人類、尊重人類勞動、衷心地欣賞人類那不間斷的偉大勞動所產生的美好果實的人。
〔蘇〕高爾基:《高爾基論青年》
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麵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蘇〕高爾基:《高爾基淪青年》
每一本書是一級小階梯,我每爬上一級,就更脫離畜牲而上升到人類,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觀念,更熱愛這本書。
〔蘇〕高爾基:《高爾基論青年》
書籍使我變成了一個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變成輕快而舒適的詩,好象新生活的鍾聲在我的生活中鳴響了。
〔蘇〕高爾基,引自《中外名人治學的故事》
讀書,這個我們習以為常的平凡過程,實際上是人的心靈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偉大智慧相結合的過程……
〔蘇〕高爾基:《高爾基論青年》
我最初的故鄉是書本。
〔英〕尤瑟切爾:《一個羅馬皇帝的臨終遺言》
書籍不僅是人們交往的工具,不僅是信息的傳播者,而最主要的——是洞察周圍現實生活的工具,是自然界中有理智的一分子——人的自我見解。
〔俄〕邦達列夫:《瞬間》
真正的讀書使瞌睡者醒來,給未定目標者選擇適當的目標。正當的書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誤入歧途。
〔美〕卡耐基:《卡耐基妙語》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中〕孔丘:《禮記·學記》
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中〕荀況:《荀子·勸學》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中〕劉向:《說苑》。
君子之學,死而後已。
〔中〕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
在我們懶惰的人看來,多以為省出來的時間,隻是為休息休息,那知人家工作之外,還要讀書。省出來的時間愈多,就是讀書的時間愈多,使工不誤讀,讀不誤工,工讀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
〔中〕李大釗:《工讀》
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
〔中〕魯迅:《答徐懋庸並關於抗日統一戰線問題》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隻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
〔中〕孫中山,引自《願你青春更絢麗》
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
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中〕孔丘:《論語·學而》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中〕孔丘:《論語·為政》
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琢磨也。詩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謂學問也。
〔中〕荀況:《荀子·大略》
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
〔中〕朱熹:《朱子大全·讀書之要》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隻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中〕朱熹:《訓學齋規》
讀書全要精勤,懶惰遊戲作輟,必無有成之理。
〔中〕朱舜水:《朱舜水集》
學問須時時拈攝,乃時時受用,縱無人講,亦須去尋人講。
〔中〕李贄:《焚書·答莊純夫書》
讀書數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
〔中〕鄭板橋:《贈國子學正侯嘉弟》
性癡,則其誌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
〔中〕蒲鬆齡:《聊齋誌異·阿寶》
好問,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隻隨口問,即能得到正確答複,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學問二字,“問”放在“學”的下麵。
〔中〕謝覺哉:《不惑集》
古今中外有學問的人,有成就的人,總是十分注意積累的。知識就是積累起來的,經驗也是積累起來的。我們對什麼事都不應該像“過眼煙雲”。
〔中〕鄧拓,引自《憶鄧拓》
我們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學習。下苦功,三個字,一個叫一下,一個叫苦,一個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
〔中〕毛澤東:《做革命的促進派》
學習和鑽研,要注意“兩個不良”,一個是“營養不良”,沒有一定的文史基礎,沒有科學理論上的準備,沒有第一手資料的搜集,搞出來的東西,不是麵黃肌瘦,就是畸形發展;二是“消化不良”,對於書本知識,無論古人今人或某個權威的學說,要深入鑽研,過細咀嚼,獨立思考,切忌囫圇吞棗,人雲亦雲。隨波逐流,粗枝大葉,淺嚐輒止。
〔中〕馬寅初,引自1981年6月22日《北京晚報》
學習外語並不難,學習外語就象交朋友一樣,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見麵,朋友之間就親密無間了。
〔中〕高士其,引自《和科學文化知識交朋友》
我讀書的辦法總是以“定量”、“有恒”為主。不切實際的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記憶。
〔中〕徐特立,引自《願你青春更絢麗》
記憶不應當得到休息,因為沒有一種能力比它更易動作,更能由動作得到發展的。你要每天找點東西給記憶去記記,因為你愈是多給它記,它便愈能誠實地記住,你愈少給,它便記得愈不誠實。
〔古希臘〕誇美紐斯:《大教學論》
我閱讀關於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後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精密的智識。我對該題目越熟悉,理解的能力就越增加,讀到該書的終未,就懂得它的起首。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之唯一正確的方法。〔德〕狄慈根:《辯證法的邏輯》
重複是學習之母!
〔德〕狄慈根:《狄慈根哲學著作選集》
勤勉而頑強地鑽研,永遠可以使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法〕舒曼:《舒曼論音樂與音樂家》
青年同誌們必須記住,想要連跑帶跳地把過去的一切文化遺產都得著,那是辦不到的。這需要有一定的頑強性和艱苦的勞動。要知道,在這條路上克服困難,這件事本身就是非常好的興奮劑。
〔蘇〕奧斯特洛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基兩卷集》
科學研究好象鑽木板,有人喜歡鑽薄的,而我喜歡鑽厚的。
〔德〕愛因斯坦,引自F·赫爾內克著《愛因斯坦傳》。
沒學會走先學跑是不成的,不但跑不快,跑不好,而且要摔跟鬥,反倒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