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為何會發出聲音(1 / 3)

流星為何會發出聲音

天宇中傳來一聲尖利刺耳的聲音,然後一顆流星放射著金黃色的光芒,飛快地掠過長空消失了,時間隻有5秒鍾左右。這一現象令人驚奇。怎麼會先聽到聲音,然後才看到流星呢?

盡管許多人都認為這種現象是不可能的,然而世界各地許多研究者積累的這類資料卻是越來越多。

1906年12月1日,托波爾斯克城的一位居民在流星飛過時,聽到一陣刺耳的沙沙聲。

1929年3月1日,塔爾州切列多沃村居民先聽到一陣響聲,隨後整個房子都被照亮了,過了一會,又聽到一聲巨響。

最叫人難以理解的是:有些人能聽到流星的聲音,而另一些人卻什麼也聽不到。例如1934年2月1日一顆流星飛臨德國時,25個目擊者中隻有10個人聽到了啾啾聲和嗡嗡聲。1978年4月7日清晨,一顆巨大的流星飛過悉尼的上空,1/3的目擊者在流星出現的同時聽到了各種各樣的聲音,其餘2/3的人則聲稱流星是無聲的。

前蘇聯一位著名的地質學家、地理學家、天文學家德拉韋爾特給這種奇怪的流星起了非常恰當的名字:電聲流星。

現在,科學家們都一致承認電聲流星是客觀存在的,但它的秘密至今還沒有揭開。一些專家認為,所有這一切都是由流星飛行時所發出的電磁波引起的。這些電磁波以光速傳播,一些人的耳朵能夠通過至今還未知的方式把電磁振蕩轉換成聲音,並且每個人聽到的聲音也不同,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則什麼也聽不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假說,如靜電假說(流星與地麵之間的一種振蕩放電)、超短波假說以及等離子假說等等。

要想揭開流星發聲這個謎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過,我們相信科學工作者一定會盡最大努力的。奇異的物質和光束

1980年6月14日淩晨1時左右,在烏拉圭境內聖何塞省離蒙得維的亞90公裏遠的一個地方,63歲的鐵匠胡安·費羅切正躺在床上聽收音機,他的妻子睡在他的身邊。突然,他覺得有一種奇怪的聲音從外麵傳來,他不禁側過頭向窗外望去,隻見兩個樣子很怪的年輕人,他們是一男一女,穿著貼身的上衣連褲服,神態高傲地盯著費羅切剛剛扭亮的門燈。

那個少年看見費羅切,便毫無猶豫地向他走來,費羅切以為是小偷,趕緊跳下床去用力把門頂住,可是無濟於事,那少年用手隻輕輕一推,門就開了。驚慌失措的費羅切急忙捉住少年的手,哪知剛一碰觸,一種被人放在火焰上燒烤般的劇烈疼痛逼使他縮回了手。當他的妻子趕出來時,隻見丈夫痛苦地把手垂著,其它什麼也沒看見。她仔細察看丈夫的手,發現上麵布滿紅色的小斑點。

第二天天一亮,他們就將夜裏發生的事報告了警方,警方將費羅切送到當地醫院,後來,在回答記者采訪時,為費羅切治療的拉蒙·努涅斯大夫說:“我看到他的左手上有多處燒傷,這些傷在皮膚的表麵,他們呈點狀,散布在手心,顯然,這是因為接觸到高溫物體而引起的,但傷勢並不嚴重”。

後來,調查人員對費羅切進行調查時,發現他的手傷正處於結痂階段。他們在費羅切的手心上數出了幾個點狀傷痕,它們毫無規律地散布在手心上。同時,調查人員也驚愕地發現,那天晚上,費羅切家裏的電表顯示消耗的電竟達千瓦,相當於他家一個多月的耗電量。

類似的事件在世界其它各地也多次出現。

1981年10月17日傍晚,在巴西的帕納拉馬小鎮,裏瓦馬爾·費雷拉和他的朋友阿維爾·博羅像往常一樣去森林打獵。他們來到獵物出沒頻繁的地方,各自爬到一棵矮樹上埋伏了起來。突然,他們發現空中有一個巨大的發光體在緩緩地移動,並且越來越大,他們清晰地辨認出那是一個像卡車輪子一樣的飛行物,它向四周發出耀眼的強光,把他們周圍落下夜幕的森林照得亮如白晝。驚恐萬分的費雷拉看見一束白光正射在阿維爾的身上。在阿維爾的慘叫聲中,費雷拉慌得從樹上摔了下來,隨即一跛一跛地逃回了家。

第二天清晨,費雷拉去看阿維爾。然而阿維爾並沒有回家。他和阿維爾的家人徑直奔向那片森林,好不容易找到了阿維爾,隻見他臉色蒼白,神色驚恐,身上的血液被什麼東西全吸光了——他死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10月19日,就在阿維爾遇難的第三天,當地又有兩個人——阿維斯塔西奧·索薩和雷蒙多·索薩狩獵時也遇到了同樣的怪事,像阿維爾一樣,死者雷蒙多身上的血也被吸幹。

這種駭人聽聞的怪事竟接連不斷地發生。

一天,迪奧尼西奧·赫內拉爾正在山頂上幹活,隱隱感到有束白光射到自己身上,他抬頭一看,淺藍色的空中現出一個不明飛行物,他未聽得一點聲響,就像被雷電擊中一樣摔倒在地,從山頂滾到山腳下。他費了好大勁才勉強掙紮著站起來,回到家便精神失常,3天後死去。

1985年那個炎熱的夏天,在法國施特拉堡留學的索馬裏學生丹雷·戈霍回到祖國首都摩加迪沙度假。9月3日黃昏,他與中學同學施默赫、拉費格爾、巴德巴卜一起開兩輛摩托車到郊外林地兜風。晚上9時許,他們在林子裏隨著錄音機播放的迪斯科樂曲翩翩起舞。忽然,從東北方向傳來一陣刺耳的聲音,就如一個巨人用木棒在敲打鐵皮。4個年輕人立即停止舞步,關上錄音機,不約而同地循聲望去,隻見天空中有幾片白雲,轉瞬間便能看見兩道橙紅色的光。在兩道光之間,斜臥著一個黑乎乎的物體。一會兒,白色的光球飛近了,竟是一個龐大的發光物。它的兩束奪目的光不停地在移動掃射。

4個年輕人隨即臥倒在地,屏息凝視,當光芒射到他們身上時,伴隨著一陣劇烈的燒灼感,他們立即不省人事了。

他們醒來時,已是深夜11時20分。黑漆漆的夜,四周孤寂無人。那帶電的龐然大物已不知去向。他們騎上摩托車,風馳電掣般返回摩加迪沙。在巴德巴卜家度過了漫長的一夜。這一夜無眠,四人膽顫心驚地談論著這次噩夢般的奇遇。翌日,他們向附近的民衛隊報告了昨夜的經曆,值班隊長阿裏赫中尉立即將談話錄音向上級作了報告。下午4時,阿裏赫中尉帶著幾名隊員跟隨丹雷·戈霍等人到事故現場進行調查。4個年輕人一會兒蹲下,一會兒臥倒,重新表演了那天夜裏的情景。到了傍晚時分,他們4人的臉部和胳膊開始發癢,並泛出紅色,好像皮下出血,來到市立醫院求診,大夫說是由強光照射過久或大火炙烤的結果。

為了獲得確切的證據,9月8日上午,阿裏赫中尉又把4個年輕人帶到現場。同去的還有一位叫穆吉姆的民航局工程師。他用蓋草儀、水準儀、照相機等器材,精確地測量了飛行物的位置及放射現象,結果表明:地麵那個直徑為3米多的圓圈範圍內有焙烤症狀,土壤中的沙粒都已經玻璃化,深度達10厘米,同時,蓋草儀的指數顯示,焙烤圈內有明顯的放射線反應,有光束掃射過的地麵和樹幹上也有輕微的放射線反應。而從圈內取出6盒樣土和雜草標本經過化驗,證實土壤中的碳遭遇過嚴重破壞,有明顯的玻璃化外形,土壤中有放射線現象。雜草受過焙烤,水分嚴重缺損。穆吉姆工程師當即判斷出,他們所說的那怪物是UFO。

更聳人聽聞的是1988年12月發生在土耳其曼尼沙市的不明飛行物事件。這天,一隻閃爍著綠色光輝的圓盤形不明飛行物在曼泥沙城市上空盤旋近1小時。該市的許多居民都目睹了這一奇觀,有人還拍攝下大量的照片。有趣的是,目擊者中幾名患有惡疾的病人,不論當時身處室內或室外,都奇跡般地突然痊愈,有個耳聾的男子一下子恢複了聽覺,一位失明多年的婦女能看見東西了。另一位靠氧氣袋維持生命的女孩也從死亡邊緣活了過來。

當地一位名叫尼迪的醫生為此大惑不解。為此,他遍訪了那些幸運兒,發現治愈這些病的“大夫”竟是飛碟上閃亮的綠光。

伊尼莎中風癱瘓多年的丈夫一直臥床不起,他是尼迪醫生的老顧客了,伊尼莎告訴醫生:當飛碟發出的綠光透過窗戶射到丈夫的身上時,病人僵硬的雙腿突然緩緩地移動,手指也有了感覺,接著便躍躍欲試地下床,居然可以站立,並且開始走動了……癱瘓半年的病人卡馬爾,在尼迪醫生的精心治療下收效甚微。然而就在飛碟事件發生之後的第二天,卡馬爾竟能大踏步闖進尼迪的診所,卡馬爾神采飛揚地說,他被飛碟的綠光照了一下,便能走動自如了。這些不可思議的趣聞風一樣傳到首都,安卡拉公立醫院的一批醫生立即趕到曼尼沙市,挨戶拜訪了那些不治而愈的病人。得出的結論令人驚訝:使他們恢複健康的是空中來客的綠光。

空中來客的事件在我國也多次發生過。據河南鄭州的《大河報》1999年兩次報道,武漢市洪山區曾經出現一道神秘的白光,強光過處,湖岸上的700顆大樹齊刷劇地被攔腰斬斷;另有一次,當地居民在早晨8時左右看到兩個發光的物體在空中相互碰撞衝突的場麵,碰撞時,兩個物體散落下一些如人的皮屑一樣的不明粉屑,落到人體上產生奇癢。

正如我們前麵所談到的空中來客所產生的帶電的強烈光束既能致人於死地,又能讓困擾人類多年的惡疾化為烏有,加上不明物體散落的不明金屬粉屑等等,那麼,這些光束、粉屑究竟由何而來?科學家們正在孜孜不倦地研究,以期早日揭開它神秘的麵紗。神秘天體繞太陽運行之謎

不久前,英美科學家們意外地發現,很久以前發射的“先鋒10號”宇宙探測器竟給他們帶來一個讓人無法相信的事實:一個新的天體正圍繞太陽運行。

“先鋒10號”於1972年3月發射升空,它是第一個要穿過火星及木星間小行星帶,飛向遙遠太空的探測器。不過天文學家並沒有推測出,它是否可以順利闖過這一地段。

“先鋒10號”也是最先到達氣體行星——木星的探測器。接著,它又成功飛離太陽的行星係統。盡管它還沒有進入星際領域,但這已是太空探測器的先鋒。

“先鋒10號”飛行25年之後,盡管它仍在發回信息,美國宇航局還是於1997年暫停了對它的監控。

早在1992年12月8日,那時“先鋒10號”已飛離地球84億公裏,該天文小組就發現探測器的飛行軌道發生了變化,他們一直在探測這一現象,希望找到什麼新的東西。直到最近,將“先鋒10號”發回的數據經過多方麵的分析研究之後,他們才確定了自己的推論——太陽係又有了新的天體。

在幾個星期之中,他們希望研究出此天體可能達到的最遠距離以及具體位置。他們初步推斷,此天體是在撞上一個大行星後而被拋到太陽係邊緣的。該天文小組的一位英國博士說:“我們對這一發現興奮至極,它稱得上是天文學上一個極好的標誌性事件!”

據稱,這一天體可能是在茫茫宇宙中,已知的數百個圍繞太陽運行的天體之一,它們多數是由冰和岩石構成,而且離冥王星很遠。這些天體在行星大家族中並不起眼,直徑僅有幾百公裏,但天文學家相信,有幾百萬個這種小行星圍繞太陽運行,並形成一條龐大的“星帶”。1992年,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了這類天體。

觀測者們還未親眼見到這一天體,但他們堅信這一天體的存在,因為“先鋒10號”的軌道因它發生了偏差!

假如這一發現成為事實,那它將成為因引力這惟一的原因而被發現的太陽係中的第二顆行星。第一次是1846年海王星的發現:科學家在1787年發現了天王星,後來發現天王星的軌道非常特別,進而發現了對天王星具有引力的海王星。

這顆新星的發現者是英美天文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它是所謂的“Kuiper帶”天體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先鋒10號”的軌道數據則來自於美國宇航局“深度空間”網絡,這一網絡由一係列大型射電望遠鏡構成,目的是為了探測太空深遠處的秘密。銀河係的秘密

在茫茫的宇宙中,那飄緲的銀河引起多少人的遐想,誰都想看看它披著神秘麵紗的真麵目,但直到今天,它仍然是個謎。

17世紀時,伽利略首先用望遠鏡發現了銀河。他發現,這是一個恒星密集的區域。後來,英國人賴特提出了銀河係的構想,並具體描繪出了銀河係的形狀。他假定,銀河係是個透鏡,連同太陽係在內的眾星位於其中。在中國境內,人們觀測到的銀河是從天蠍座起,經人馬座特別明亮的部分,到達盾牌座而止。

18世紀時,英國著名天文學家赫歇爾父子對賴特的猜想進行了驗證。他們發現,銀河係中心處恒星特別多,離中心越遠越少。他們的觀測表明,銀河係的確是一個恒星體係,並且其範圍是有限的,太陽靠近銀河係中心。測量結果表明,銀河係非常龐大,可容納3億顆恒星,其直徑為8000光年,厚1500光年。

20世紀初,荷蘭天文學家卡普亭對銀河係的觀測和赫歇爾的觀測結果基本相似。1906年,他測出銀河係直徑為23000光年,厚6000光年。但1920年他對銀河係測出的新數據變化很大,銀河係直徑為55000光年,厚11000光年。

以赫歇爾為代表的一些科學家提出,太陽是銀河係的中心。1915年,美國天文學家卡普利研究了許多球狀星團的變星,發現太陽僅僅是銀河係內的一顆普通恒星,而不在銀河係的中心,它距中心約5萬光年並朝向人馬座,銀河係的範圍大約有30萬光年。

20世紀80年代,銀河係又有了新的數據,即質量相當於2000億個太陽的質量,直徑為8萬光年,厚2000光年,太陽距銀河係中心距離為2.5光年。

關於銀河係的觀測一直在進行著。有科學家指出銀河係是鑲嵌在碩大無比的異常低密度的星係冕——銀冕之中。天文學家從理論上論證了它的存在。由於銀河係吸引仙女座星係以每秒300公裏的速度向我們奔來,這就要求銀河係質量至少不低於10000億個太陽質量,進而說明,銀河係至少應存在一個至少延伸到80000光年以外的星係冕。但這個假說目前仍有許多科學家不相信。

銀河係究竟有多大,它是由什麼構成的,它那無數的秘密到今天,仍然是一個解不開的謎。土星環之謎

1610年,伽利略在土星旁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亮物,1659年,荷蘭天文學家惠更斯也發現了這個亮物,並認證它為土星的光環。此後,科學家們又相繼在其他行星邊也發現了光環。在這些千奇百怪的光環之中,最奇妙的就要算土星環了。

土星從它被發現的那天起就成了科學家們的研究對象。1675年,法國科學家卡西尼發現土星光環之間有一圈又細又暗的縫隙,被稱為“卡西尼環縫”。開始,人們隻發現了土星的3個同心光環,即A環、B環和C環,“卡西尼環縫”就在A環和B環之間,後來又發現了D環和E環。在B環和C環之間,人們又發現了“法蘭西環縫”,在“卡西尼環縫”和A環之間,又發現了“恩克環縫”。1979年,“先驅者11號”宇宙探測器又發現了F環和G環。F環和A環之間的空隙被命名為“先驅者環縫”。這樣,土星的光環就增加到了7個。

1980年11月12日,當“旅行者1號”宇宙探測器從土星發回照片時,人們才發現,照片上的土星光環要比人們從地球上觀察到的要複雜得多。人們看到的那些大光環原來是由數以百計的小光環組成,小光環裏還有更小的光環。環的形狀各不相同,有螺旋形的,有輪輻狀的,環的大小相差也極為懸殊,但都由細小的冰粒或帶冰殼的岩石顆粒組成,圍繞著土星旋轉。1983年美國天文學家明克預言,在離土星185—115萬公裏的地方又找到了土星的光環。

這些神奇的土星光環的不斷發現,給科學家們提供了新的研究課題,這些光環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隻有土星光環如此複雜?解答上述問題尚需要對這些現象給予恰如其分的解釋。恒星的起源之謎

恒星是宇宙星係中的細胞,所以它的起源、演變及結局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

1955年,前蘇聯著名天文學家阿姆巴楚米揚提出一種“超密說”。他認為,恒星是由一種神秘的“星前物質”爆炸而形成的。這種星前物質體積非常小,密度非常大,但它的性質是不清楚的。由於超密理論的物理機製不清楚,因此多數科學家都不接受這種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