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蹤跡初現(1 / 3)

1

河北之行,使得他們擁有了肖羽的世界——至少是大部分的。這整整一密碼箱日記,記載著肖羽從12歲到2004年的生命軌跡。有痛苦有歡樂,有希望有失落,有努力有迷惘……隨著對她日記的進一步研讀,一個活的肖羽又重現他們眼前。西方的宗教和東方的宗教,有個共同之處,就是宣揚我們眾生一生下來就是有罪的。

現在黃飛開始相信這一點了。如果不是前生我們犯下了諸多的罪行,為何這一生必須要償還的會如此之多?

在肖羽的日記裏——目前他們所擁有的全部日記裏,有一個人物他們必須找到!

——劉小陽。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可殺人犯的父母,不會從小就為子女取好足能震撼人心的符號,來預示他(她)將來會有驚人的惡行。

翻遍肖羽日記,對於劉小陽的記載隻有118個字。

但就這118個字,就足已證明他與肖羽的關係是多麼的不同尋常。甚至,隻要是個智力正常的人,就幾乎可以據此斷定:劉小陽殺死了肖羽!黃飛和燕子為即將能把殺死肖羽的真凶送上審判台,而感到興奮甚至不安。

他們在興隆見過了羅盤。黃飛和燕子都堅信這個男人不會殺人。不僅是他在11月1日開始,就在離北京幾百裏之外的小縣城為學生補課,而且因為他們對一個人的基本判斷。羅盤是一個善良的人。他不會殺人,更不會殺肖羽!

而且,在肖羽的日記裏,羅盤是個受害者。那日記的字裏行間,肖羽對羅盤的愧疚也是可以感覺出來的。愛一個人是無罪的。被別人愛,可能感到麻煩甚至痛苦,但因此去傷害對方,畢竟會使雙方都傷害更深!

但這個劉小陽不同。他們沒見過劉小陽。肖羽固然擁有一流的文筆,在日記裏也隻字未對其做任何描繪。

這,反倒給了他們充足的想象空間。

2002.6.21

晴。天有些悶熱。可能要下雨。

我想死。我已失去活下去的理由!我之所以還活著,是因為那個叫劉小陽的還活著。這個當初由我負責接待的家夥,仿佛上輩子與我有仇——他要逼我死!可我偏偏活著給他看!

劉小陽,我恨你!恨你!!恨你!!

在日記本一張質地很好的頁麵上,不僅記載著關於劉小陽的上述文字,竟清晰可辨地還殘存著幾大滴淚痕。兩年多過去了。這淚依然似乎還帶有熱度!它們大滴地落下,邊緣濺出的細小的尖瓣,竟仍然根根可數!關於劉小陽的記載,就這麼多。

劉小陽是誰?“這個當初由我負責接待的家夥……”什麼接待?

劉小陽是位領導?肖羽是學生會活躍分子,負責接待來校訪問或檢查的領導是有可能的。或者,劉小陽是位名人。大學校園時常會邀請名流來給學生辦講座作報告。肖羽曾經是學生代表接待過他?當然,劉小陽的名字很平常很陌生,不是什麼大名人。但他或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或權威,因為專業生僻而不為外人所知,也是有可能的。

甚至,某位同學一時抽不開時間,委托肖羽去替他(她)接待來找自己的劉小陽,從此劉小陽與肖羽相識並“要逼死”肖羽?這種可能也無法完全排除。

黃飛和燕子都在苦苦思索。他們甚至都知道了殺人凶手的名字——可是他是誰,在哪?黃飛在屋裏來回踱著步。黃飛焦躁不安。線索是好線索,卻突然就中斷,進行不下去了。黃飛在紙上,列舉著關於劉小陽的各種信息和推論。

劉小陽

①日記中用“他”,一定是男性;

②6月21日,應該是大學生快畢業的時候→而此時肖羽已是大四!

③劉小陽要逼死肖羽→可見手段極不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