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巡狩者(1 / 2)

老道看著麵前的楊平,不知道怎麼去叮囑,今天的事情發生的太過突然,以至於自己都沒有時間去準備,去推算。剛剛老道將發生的事情和九天之上溝通之後,給了這樣的答複:不違心,不逆道,順其自然!

“還不知道你叫什麼名字?”

“楊平”

“你的一生本該是平平凡凡,一世相安,雖有幾分坎坷,最終還是無病無災過完一生,可現在你的命數已經超出我推算範圍太多太多,不知是福是禍。”

“老神仙,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命數隻是命數,它不是一成不變,隻有變化著才能前進著。變化才是世間的軌跡,能不能抓住變化也就能不能抓住自己的造化”

“天道恒然,不是你我能揣測度量的。也罷,既然它選擇了你,這也是天意,違背不可。”

老道雙手結印,開始將法決不斷的打入楊平的身體,漸漸的那殘破的身體開始恢複到了以前的樣子。

看著黑不溜秋的自己還光著身子,楊平感覺陣陣惡寒。

“你這臭小子,你這身體我現在還給你了,好好利用它的能量。如若我發現你用它做了有違天道的事,我第一個不會放過你”

“身體是我的,你幹嘛這麼在乎,好像自己的似得”楊平嘀咕道

“悠悠太古,魂常在,一縷真魂在心間。魂魄歸位方自知,還不歸來,更待何時”老道一聲輕嘯,楊平感覺自己好像投胎轉世一般,轉眼間有了身體的感覺。可是剛剛感覺到身體的存在,楊平便是發出了殺豬一般的聲音。

“草,疼死我了,感覺五髒六腑都破損了,感覺自己好像沒心沒肺了”

“臭小子,把這個吃下,盤膝坐下”

一顆金燦燦的東西向楊平飛來,他大張著嘴,一口將那東西吞到了肚子裏。接著感覺自己全身暖洋洋的,那種劇烈的疼痛也是消失的無影無蹤。當楊平還陶醉在那種母體般的溫暖中的時候,老道的聲音也是再一次想起。

“楊平,現在在你體內有三種屬性的能量,一個是你昨晚衝入你身體的魔種,我已經用九天雷霆將它的魔念祛除幹淨了,但隻要你心中還有魔念它一樣會再次出現,奪了你的神,占了你的軀體讓你成魔。為了防止魔念再生,我用純陽劍氣凝聚成了純陽劍胎來鎮壓魔念,而純陽劍氣也是我畢生所學,你能有心去參悟其中奧妙,對你以後也是有著大大的益處。第三種能量是我剛給你吃下的九陽真元丹,是昔日道德天尊賜予我的。現在著三種能量在你體內暫時存留著,對於九陽真元丹,對你身體隻有益處沒有害處,利用得當也是一場不小的造化。現在我最擔心的便是你丹田處的那魔種,希望你能守住本心不要墜入魔道。”

“魔種?純陽劍氣?”

“魔種是當年魔神蚩尤留在人間打算東山再起的手段,經過我們巡狩者的找尋也是剩下最後一枚,沒想到卻是在這個時候出現。”

“巡守者是什麼職業?怎麼沒聽說過啊”

“巡狩者,便是代天巡狩,維持這一方天地穩定,保護華夏子孫不被斷了香火。主要的職責便是尋找魔神蚩尤的魔種,看來我是沒法完成這一任務了。”

“那說明上古的神話傳說都是真的了?”

“何必要分出個真假出來,當年的對錯也不是你我說的明白的,隻是你要記住,神魔,神魔。隻是修行的能量不同,沒有正邪之分,分的是人心,道心。你若有心便好好利用你的身體,守護一方太平,也不失是一種修行。”

“請老神仙放心,小子雖然胡鬧,可在大是大非麵前還是分得開的”

“也不要叫我老神仙了,我姓呂名岩,道號純陽子。叫我道號便可”

“純陽子?你是呂洞賓?”

楊平聽到老道的道號後便是一個激靈跳了起來,就差用手把老道扒拉過來瞧個真切了。因為對於純陽子呂洞賓,可是有名的神仙啊。

呂洞賓姓李,是唐朝SX省浦州永樂縣人,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四月十四生,傳說異香滿室,有白鶴飛入帳中不見,自幼聰穎,十歲便能文,十五歲就能武,精通百家經籍,唐文宗開成二年舉進士第,出任江州DH縣令一職。不久因宰相李德裕結黨營私,呂祖不願偕同,於是棄官隱居於盧山的深林山洞中,因該洞有兩個出“口”,於是便改姓為“呂”,並自稱為是洞中的賓客,改名為“洞賓”。後來遇到火龍真人,並得其真傳,學得天遁劍法。又於長安遇古仙人鍾離權結為知交,旅邸中鍾吟詩一首曰“坐臥常攜酒一壺、不教雙眼識皇都、乾坤許大無名姓、疏散人間一丈夫”。以試探呂之心願,呂遂以詩答曰“生在儒家遇太平、殘簪纓重帶布衣輕、雖能世上爭名利、臣事玉皇朝上清”。鍾聞後知其可渡之人,仍再以術相試,使呂昏困入睡,夢己中第,舉進士外放知縣,旋升府道而翰林,娶嬌妻美妾子嗣昌盛而皆顯貴,己則身居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享盡榮華富貴,十載已過,忽獲罪,摘官抄族,妻離子散,榮華富貴盡成過眼雲煙,己身軀佝僂,踽踽風雪中孤苦無依之流浪老人。黃梁一夢,人生五十寒暑已易,轉側醒來見鍾獨坐榻旁笑曰:“你在夢中一浮一沉,變化萬端,眨眼間人生五十寒暑,得之固則以喜,失之又何足以悲,白雲蒼狗,過眼雲煙,所要者仍在徹悟,人生何似南柯一場”。呂頓悟鍾乃神仙前來渡化於己,遂決意隨鍾遁入終南鶴嶺,修煉成真,得道時立誓言:“不渡盡蒼生、不欲仙而去”。得到真傳的呂祖遍遊民間,曆江、淮、湘、潭、鄂、嶽及兩浙等地,濟世化人。五代以後,時局大亂,人民飽受流徙之苦,他經常現身於世,拯救貧苦百姓。他的劍術一斷煩惱,二斷****,三斷貪嗔,對北宋教理的發展,有一定影響。道教全真教奉其為北五祖之一,世稱“呂祖”、“純陽祖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