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二節 高老莊(一)(1 / 2)

不好意思,近來要考試,不能盡快更新,等考完之後一定恢複。

~~~~~~~~~~~~~~~~~~~~~~~~~~~~~~~~~~~~~~~~~~~~~~~~~~~~~~~~~~~~~~~~~~~~~

這是一個美麗寧靜的村莊。村莊依山而建,被蜿蜒起伏的群山圍繞著,就像是一顆被蒼龍環抱在懷裏的璀璨明珠。雖說隻是個村莊,且群山環繞,方圓百裏之內荒無人煙,不過因其地處烏斯藏國邊界之地,緊挨著一條重要幹道,不時有商隊使節往來其間,久而久之,此地也繁榮興旺起來。單看那寬敞整齊的青石街道,就可知此地之興旺了。要知道,在這個交通科技不發達的年代,隻有城鎮才有能力用青石鋪街,尋常村落,能有條黃泥土道就很不錯了。更別提那紅磚綠瓦,曲水溪橋了。真個是:

花紅柳綠香萬裏,鳥鳴雞啼喧山林。

夕照沉西雀歸巢,炊煙嫋嫋牛羊回。

莊子雖旺,人卻也不多,隻有寥寥幾百戶人家而已。因莊中大半人家姓高,故其莊就喚做高老莊。春耕忙後,莊中人閑來無事,就愛三五成群地到莊裏唯一一家酒樓——“高氏酒樓”喝上一杯,聊上一聊,打發打發時間。日子過得倒也清閑自在。

這一日,天氣很悶熱,一絲風也沒有,莊子就像是被抽去了活力一般有氣無力的。路旁的柳條懶懶地垂了下來,在白得發亮的青石街麵上映出幾縷淡不可見的陰影來,偶有一片樹葉飄落下來,想獲得片刻清涼,卻立刻帶著一聲“滋滋”地慘叫,遍體鱗傷地永登極樂去了。街上靜悄悄的,連一個活物都看不見,也是,這大熱天的,若非是有要緊事,不然會有哪個正常人要在這時候出來活受罪啊。不過,人的潛力可是無窮大的,尤其是對於一種被稱之為八卦的事情,更是樂此不疲的。這不,莊裏唯一的高氏酒樓裏可是高朋滿座,熱鬧非凡,保守估計,全莊十八歲以上、七十歲以下的閑人幾乎都到齊了,就差莊中首富高太公了。算一算,怎麼也有近百號人,將一家偌大的酒樓擠得滿滿的,還有人來得晚占不到位子,幹脆就草席一鋪,坐地上得了。

這樓上樓下吵吵鬧鬧的,張三說李四道的,除了拉些家常便話之外,被提次數最多的就數本莊首富高太公為三女兒高翠蘭高三小姐選婿的事了。

說起這高太公,高老莊上上下下幾百號人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不僅是本莊首富,擁有萬貫家財,全莊的田地有近半是他家的,整個高老莊可是有大半戶人家靠著租用他家的田地過活呢。更難得的是,高太公本人雖富卻不惡,造橋鋪路,開倉賑災等等行善之事一件不落,平日裏對待街坊也是和顏悅色,從不張揚,莊上任誰提起,都會翹起大拇指,誇讚道:“高太公,可真是個積德行善的大好人啊。……”不過,令人惋惜的是,高太公一生行善積德,至今五十餘歲,卻膝下無兒,隻生了三個女兒,教人不由覺得上蒼不公。可喜的是,三個女兒皆出落得如花似玉的,從小就聰慧伶俐,惹人愛憐,教人一看就讚不絕口。真應了一句話:上帝給你關上一道門的同時,就會為你再打開一扇窗。那大女兒名喚香蘭,二女兒名喚玉蘭,自小就被人先下手為強地訂走了,隻剩下一個小女兒翠蘭不曾婚配。不過你們如果要是以為翠蘭小姐長得不如她的兩個姐姐,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翠蘭小姐不僅生就一副沉魚落雁的絕世容顏,更是熟讀詩書,琴棋書畫無一不精,以絕代佳人來形容絕不為過啊。若不是高太公指望著招個女婿回來養老,再者這翠蘭小姐眼界也高,不是文才出眾者不嫁,所以雖然上門來的媒婆多得將高家的門檻都踏壞了好幾條,但至今翠蘭小姐已芳齡20了,仍待字閨中。而高三小姐究竟會*也成了高氏酒樓眾閑客的每日一題,甚至於還有人拿每日上門提親的人來下注,賭高三小姐會不會點頭,會看中哪家公子等等,真可說是五花八門,別開生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