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現在之所以會讓李誌銘覺得是軍人世家,是因為現在李家在軍隊方麵的話語權太重,連華夏一號首長在這方麵都不得不賣李家幾分麵子。在針對一些軍隊改革時,隻有李家最終點頭同意了才能夠順利實施下去,否則政策即使通過了,下麵也無法順利實施。
李誌銘不知道的是這樣的情況十分危險,當一個家族的意誌和影響力可以淩駕於國家或者影響改變國家的決策時,那麼這個家族十有八九會麵臨著被清洗的局麵。
甚至一個不留神,傳承數百上千年的家族都會因此沒落下去。
這種例子在曆朝曆代都有,不勝枚舉。雖然說現在已經不是家天下的局麵,但國家的本質屬性不會改變,這些經驗一樣適用於現在。
因此這些年,李家正在慢慢淡化自己家族對軍隊的影響力,因此李誌銘的大哥自從進入軍隊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與家主之位無緣了,而且他在軍隊做得越出色,影響力越大,他就越無望家主之位。
即使是現在馬上退出軍方重新開始進入政界也是一樣,因為他在軍隊的影響力一樣還在。而這些在李誌銘大哥李誌軍加入軍隊,並且一帆風順時就已經意識到了,而且他也知道以他那正直豪爽的性格,不適合去掌管一個大家族的生死,不適合家主之位。
最重要的是,李誌軍從小就厭惡政治,認為這些政客整天勾心鬥角,算計來算計去實在是太肮髒了,也太累人了。完全沒有一點樂趣,相對而言,他還是喜歡待在軍隊裏麵。
雖然這些年,軍隊的一些作風也在變質,但總體來說,還是要比政界幹淨十倍、百倍以上。這也是為什麼他沒有退出軍隊的原因,也是他能在軍隊混的順風順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華夏官方領導層看到李家這麼識趣,知進退,也就沒有動手,畢竟動一個大家族,對華夏來說絕對會引發一場大動蕩。
現在對李家而言,需要的不是一味強勢的家主,因為李家的權勢已經達到了頂點,除了軍隊方麵的影響力,還在於李家擁有兩名常委。這也是華夏領導層感到真正棘手的主要原因,也是李家的定海神針,是李家得以激流勇退的底氣。
李誌銘,在李家眾人眼裏,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無論是性格上,還是地位上,都是如此。而且他們兄弟關係非常好,等李誌銘登上家族之位時,大哥李誌軍會成為他的絕佳助力。
這也是李家長輩最為欣慰,其他家族最為嫉妒的一點。
李家長輩欣慰是在李家轉折的關鍵時刻,出現了兩個兄弟情深、性格截然相反,但卻都十分明事理的人,不會像先祖一樣為了上位而手足相殘。同時這也是其他家族嫉妒的一點,都紛紛在心裏咒罵李家走了****運。
沒錯,李家的傳承就是來自李唐時期。當然或許還可以追溯到更早,但沒有多大意義。畢竟前麵的要麼沒有記載,要麼稀疏平常,不提也罷。
不過李家似乎和姬家一樣有著令人蛋疼的習慣,那就是基本上老二上位的概率要遠遠大於老大。這也導致李家老大老二兄弟之間關係不是很好。
當然這些李誌銘到現在還不知情,這也導致那一刻到來之時,李誌銘直接被嚇蒙了。要不是李家人早有準備,李二少就又成功離家出走了。
話歸原題,進入龍組後,李誌銘覺得自己和他們的差距差不多已經持平,大家基本上都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也正因為觀念的轉變,李誌銘在剛來龍組不久後就感覺自己馬上就要突破了。不過,自卑的心理已經種下,現在隻是暫時壓抑下來而已,但卻沒有根除,留著終究是個禍害。
在虛擬磨練室修煉近一個月,李誌銘完成了突破,也是這一批人中最先完成突破的人,這也極大的鼓舞和增強了李誌銘的信心,從而使李誌銘在心裏覺得拋開外部因素,他不會比姬軒他們任何一個人差,他有足夠的資格做他們的朋友、兄弟。
其實李誌銘不知道的是,他所學的遊龍掌是一種近身纏鬥的戰技,這套戰技威力的大小主要取決於與之配套的身法---遊龍步。
古人雲:遊龍入海,翱翔九天。說的就是龍的兩種形態。因此,李誌銘在虛擬磨練室磨練自己的掌法算是找對了路子。
可以毫不猶豫的說,在所有戰技中,除了神秘莫測的精神靈魂類的秘技最難外,剩下的就數身法和步法類了,尤其是近身纏鬥的身法,更是艱難。
方寸之間,生死既分,沒有大毅力大勇氣大無畏的心態,是無法把一門身法修煉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