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家三代之中,第一個繼承人是孔斌,但在孔斌撂挑子不幹後,大哥孔仁就成了最好的人選,因為他實在仕途中,可以和好的運用,這樣學得就不會顯得枯燥,但他大哥在學了一年之後,果斷閃人了,本來孔家弟子從小就開始學習儒學,他以為這些就是孔家加注的培訓過程,覺得不是很苦,自己應該可以承受下來。可現實與理想往往有一定的差距。他現在才知道,家主培訓完全不是正常人可以接受的,在這樣的培訓下,能堅持下來的,最後隻會變成兩種人:一種是傻子,另一種則是絕世天才。孔仁覺得自己不是絕世天才,他覺得自己如果繼續下去一定會變成傻子,為了避免悲劇,他無恥的選擇了逃避。現在他是無比的佩服孔斌,因為他竟然完整的接受完了培訓,孔家遵循上古留下來的習俗,十六歲就算是成年,可以給他舉行成年禮、定親,隻是由於現在風俗的改變,在家上孔斌的拚死反對,否者孔斌現在也是有婦之夫了。因為到了二十歲就是舉行束冠儀式,以及成婚。而在孔斌十八歲那年就開始考上大學,並且還私自改了誌願,還一年都不回家,最後回來更是以武者的身份回來,所以,他的家主身份也就取消了。而由於孔斌大哥的逃避,孔家三代中就隻剩下孔佳豪和孔賢。本著教育從娃娃抓起的原則,孔老爺子直接把孔賢當成了下一代家主培養,並且還把他的名字給改成了孔誌文,意喻誌於學文,並且在有了孔斌的前車之鑒後,把他這個小孫子管的特別嚴,而孔仁和孔佳豪都覺得對不起孔誌文,都盡量滿足他的一切要求。
孔斌的消息在被家人知道後,那些關注孔家的家族也都知道了,於是就變成隻要是在華夏有一定地位的家族,都知道了孔斌單人走長征路,磨礪己身,緬懷先烈和繼承先烈精神的事,這在上層社會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孔斌也因這件事走進了一些大佬的視線裏,走進了一些勢力的名單裏。
再說孔斌在補給完必要物品後,這時已經是深秋了,也就是說孔斌走了九個多月了。這還是他省略了一些地方,在沒有什麼原汁原味的地方直接坐現代工具的前提下走出來的時間。由於不想去學校,於是邊順著山脈走向繼續走下去,繼續在山中當野人,而孔斌也到了橫斷山脈附近然後沿著祁連山,阿爾金山昆侖山的山脈走向前進。孔斌的下一個目標是去尋找三江源,觀看三江源。三江源地區位於華夏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孕育中華民族、中南半島悠久文明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長江、黃河和瀾長江的源頭彙水區。被譽為“中華水塔”。在那裏,孔斌看到了一望無際,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場景,雖然沒有壺口瀑布的驚險,沒有錢塘江大潮的壯觀,但卻有一種天下武學出少林的那種氣勢,他是孕育了中華文明的兩條河流的源頭,自有一番氣象。接著孔斌逆流而上,到了長江黃河的發源地,唐古拉山脈,看到了一片雪白,氣勢巍峨的氣象。如果說昆侖是萬山之祖,天下第一神山,那麼三江源就是華夏的萬水之母,一切大江大河均處於此,而唐古拉山則是這萬水之父,是它孕育了這些大江大河,在這皚皚的白雪下麵,蘊育的是文明、是生機、是希望。
曆時三個月觀看完這些山水,孔斌的心已經完全沉靜下來,眼牟也越來越純淨,越來越貼近嬰兒般的狀態,一顆心也越來越接近赤子之心,在他身上幾乎找不到後天的痕跡,他宛如一個剛出生的嬰兒般,用一雙純淨的眼去觀察世界,用一顆純潔的心靈去感受世界,但孔斌卻還是沒有找到真我,不明白什麼叫做我是我。所幸他在出來後看到了無數的信徒三步一跪,九步一叩得向布達拉宮前進朝拜,於是孔斌也跟著一起朝拜,一起跟著做,用嬰兒般那種無思無想的心態去觀察世界,最後,在經曆了將近一個月的朝拜生活,在到達布達拉宮的那一刻,孔斌明白了,明白了什麼是真我,什麼是本我,什麼又是無我。這一刻,孔斌覺得自己離天地大道是如此的貼近,天地奧理在他麵前是前所未有的清晰。這一刻,孔斌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