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暑假旅行(2 / 2)

孔斌的第一站是長城,原因有四。其一是孔斌人就在北京,“近水樓台先得月”不用急著去買票什麼的;其二則是學校才剛放假,還沒有清校,住宿問題不用急,有充足的時間去遊覽京都的名勝古跡;其三是長城在華夏曆史上有著特殊的曆史地位,可以說沒有長城的保護,就不可能有華夏安定的五千年,也就不可能有那麼豐富燦爛的華夏文化,華夏也不可能成為唯一一個綿延五千年不斷、傳承至今的古國;“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也是一個原因,畢竟隻要是個男的,就沒有誰會承認自己是孬種,當人不正常的人除外。

登臨長城,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到處都是一片翠綠的景象,雖然沒有太祖領閱的北國風光,但夏日風光也是別有一番風味,沒有了懷古傷今的傷懷,但卻給人一種心曠神怡,馳騁四方的豪氣;給人一種江山代有人才出,風雲人物出我輩的豪氣;給人一種會當淩絕頂,一覽縱山小的豪氣、、、孔斌看著遠方的青翠,閉上眼睛,雙手向前成懷抱狀,用耳朵、用心去傾聽去感受大自然的聲音和美好。孔斌感覺自己的心好似被洗滌了一遍,把心中的陰暗和齷蹉都洗去,隻留下真善美和對美的追求。這時孔斌想到了道德經中的一句話:“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孔斌現在明白了為什麼古代那麼多宗師人物都喜歡跑到山林中去修煉。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使自己的心保持在一種似嬰兒般的狀態,讓自己的心更加貼近大自然。

在這次長城之行後,孔斌發現自己似乎有些不一樣了,但這是在往好的一方麵發展,因為孔斌發現自己對自身的掌控又更近了一步。於是孔斌在其之後先後遊覽了泰山、華山等在內的五嶽,領閱了泰山的雄、衡山的秀、華山的險,恒山的奇,嵩山的奧;還去了蜀中劍閣,領閱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概;去了峨眉,領閱了那種利劍成峰劍出雲霄的傲氣;去了黃山,領閱了那奇波詭橘的迷醉;還去了天之涯、海之角,領閱那刻骨銘心、至死不渝的氣氛、、、在這兩個月內,孔斌的足跡他遍了大江南北。不僅領閱了自然風光,還領閱了風土人情,明白了一些在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他在一比較封閉的小山莊看到了那些人雖然貧窮,但卻活的開心自在,人們淳樸好客,也見到了一些村莊在於外界開發中逐漸失去了淳樸,變得斤斤計較;看到了一些人雖然不是很富有,但卻樂於助人,不求回報,也看到了一些人為富不仁,一毛不拔;看到了一些人在得到別人幫助時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也看到了一些人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看到了一些人有良知的企業家在達時回報社會,也看到了一些無良企業家在達時變本加厲的向社會索取、、、

結束旅行後,孔斌回到學校。他感覺自己在這段時間變得成熟了很多,難怪以前的高人總是說紅塵萬丈,最能煉心;也明白了鍾昊對他的幫助到底有多大。可以說,鍾昊幾乎在短短時間內讓他與那些天才少年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甚至還有超出,為他鋪平了以後的武道之路,而且還是一條康莊大道。於是他去找鍾昊,鄭重的向他磕了三個頭,並說不管你承不承認我這個弟子,但我卻認定你是我的師傅。畢竟他對孔斌盡到了師傅之實。鍾昊見後,默然不語,但在華夏這個地方,不拒絕就表示同意,不說話就表示默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