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三月築基,深山得寶(1 / 2)

第二天醒來,孔斌發現好多鄉民都往山上走,才想起這地方有小年去山上還願的習俗。想到自己也有一年多沒回家了,而爬山更是好幾年前的事了,於是和家裏人說自己想去山上廟裏還願,便跟著隊伍出發了。

雖然這個地方靠近山腳,但和自己的目的地觀山嶺還是有幾座山的距離,看是近的馬上就到,但孔斌卻明白“望山跑馬死”這個道理,所以孔斌早就做好了連續走幾個小時山路的準備。事實也證實了孔斌的先見之明是對的,從早上八點出發,直到中午十二點多才到達目的地觀山嶺。至於這座山名字的由來,鄉民們忘了都說不知道,大概猜測可能是這座山是群山中最高的吧。“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會到淩絕頂,一覽縱山小。”當你走到觀山嶺山頂時,你也會有在泰山山頂的感覺,舉目望去,群山盡在腳下,豪氣頓生。

在山上廟裏吃完飯後,鄉民們都一起下了幹山嶺,但在半途中卻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青壯年則去附近的山上挖冬筍,剩下的少部分則陪著老人小孩下山回家了。孔斌昨天在家人溫暖的關懷下解開了鬱積在心裏一年多的心結,心中高興,再加上好多年沒來山上玩了,就和他們一起去挖冬筍了。

觀山嶺下麵的幾座山峰分別叫做九老鷹,以其像老鷹展翅而得名;雞金山,形狀像雞,且山上有露天煤礦;蛇穀,據老一輩說下麵有一條成了精的大蟒蛇,無論是別的動物還是人進去,都會被吃掉;桃山,山上全是桃樹,在山頂還有一個像桃子的大石頭據說是當年孫大聖大鬧天宮時喝醉酒卷包瑤池路經此處不小心掉下的,然後這桃子仙氣泄漏,催生出了這滿山的桃林;五指山,以其形狀像一直豎立的手掌而得名,並且山上全是紅土和紅石,像極了丹霞地貌;最後一座則是叫水雷山,這山長的有點怪,成“之”字型,遠處看上去既像水又像天降神雷,故得名。這幾座山把蛇穀包圍都包圍在中間。孔斌小的時候覺得這蠻像回事,慢慢的年紀大了,才知道這是弄出來騙人的,像這樣的在別的地方到處都是。像什麼千年蛇精完全是弄來嚇人的,雖然蛇穀下麵的卻又好多蛇且灌木叢叢,基本上每個灌木叢下都有好多條蛇,有的還跑到灌木叢上,吐著舌頭發出噝噝的響聲,遠遠看過去都覺得滲得慌。

竹筍就長在蛇穀旁邊,鄉民都是在外圍挖。和他們一起挖竹筍,孔斌發現越靠近蛇穀,竹筍的質量越好,於是就在不知不覺間越來越靠近蛇穀,直到他準備去挖下一顆竹筍時,發現下麵有一條蛇,正噝噝地向他吐著舌頭。恍然一驚,才發現自己不知不覺間已經脫離了大眾,跑到了蛇穀裏。這時孔斌才想起小時候時不時的聽說誰誰誰挖竹筍時被蛇咬了,大概和他現在的情形差不多吧。看到前麵的和旁邊的蛇,以及遠處向這邊慢慢遊過來的蛇,孔斌額頭上就止不住的冒汗。雖然如此,但在山裏的人都知道,碰到蛇時千萬別衝動的轉頭就跑,因為那會讓你死得更快。孔斌盡量是自己的呼吸放平緩,然後慢慢的向蛇比較少又靠外的地方踱去。萬幸前麵的那條蛇沒有在想他吐舌,而是繼續盤著趴在那裏,於是孔斌慢慢的向外走去。突然,孔斌看到前麵不遠處好像有一個鐵餅大小的何首烏,但卻有一蛇在它的不遠處。他在心裏思考到底要不要去采這顆何首烏,這麼大的何首烏少說也有兩三斤重,就算沒有萬年幾千年總會有吧,否者這麼可能這麼大。最終欲望戰勝了理智,孔斌決定去采,心中去在不斷的安慰自己:“隻要小心些,不要引起前麵的蛇的注意就不會有事,再說師傅都說了,以我這樣的年齡才開始練武要想有大成就就必須要有大機緣,現在擺在我麵前的就是大機緣。‘天與授之,不受必受其害。’隻要我有了這顆何首烏,我一定能直入明勁,甚至踏入暗勁。倘如我連這樣的危險都退縮,那還練什麼武,凝什麼武道意誌。”這麼一想孔斌更是堅定自己的腳步,但孔斌卻不知道,他這一走卻走出了他由普通人向武道強者的第一步。武道,本來就是明心見性、勇猛精進知道,一旦自身一直受阻,被外物蒙閉了心中性靈之光,無法明心見性,那練武速度則如蝸牛爬,現在社會的大多數練武者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