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媳婦十五郎(1 / 2)

宋代的時候,有個叫招信縣的小縣城,縣城裏有一個聰明的孩子,叫王小。王小很小的時候就沒了爹,家裏隻留下他和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娘。老娘年邁,一直身體不好,家裏全靠王小打魚摸蝦再到集市上換幾個錢維持生計。王小天資聰明,雖然家裏窮沒有錢送他去私塾讀書,可他一點兒也不比上過學堂的孩子差,因為他每天賣完魚都會趴在私塾窗台上,偷聽先生給學生們上課。這樣時間一長,他也學得了許多字,還能流利地背出不少詩文。

王小十五歲那年,一天,他賣完魚正要回家,忽然看見許多人在縣衙外麵圍著看什麼,他也忍不住跟著擠了進去,這才知道,原來是張榜文:招人續聯,但凡續出下聯者,年長的賞銀子,年輕的招為佳婿。

原來,這是縣令家的千金給出的難題。這個縣令姓陳,原是太原人,年近半百,家裏隻有一個女兒,名叫陳蘭蘭。這陳小姐出落得非常標致,有天仙般的姿容,最難得的是這位千金自幼讀書習文,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陳知縣對女兒愛若珍寶,可隨著時光一年年流逝,陳小姐已經二十歲了,仍然待字閨中,陳知縣還沒舍得讓她出嫁。

一天,陳蘭蘭帶著丫鬟到後花園玩耍,正好看見一個家丁在院子裏打棗。隻見這小廝手拿長杆,舉過頭頂,朝枝頭用力一打,那熟透了的棗子便一個接一個地掉了下來。小廝也不講究,順手撿起地上的一顆棗嚐了一口,邊吃邊說:“真甜,真甜啊。”蘭蘭小姐被家丁的樣子逗樂了,笑著說:“棗子打棗子,棗子落,棗子笑。”蘭蘭無意之中說了個上聯,可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下聯,心中甚是煩悶。

別看蘭蘭一介女子,心氣兒極高,沒想到下聯就不吃飯。這不,到了晚飯時間,父親見她不在,便問身邊的丫鬟:“小姐怎麼沒來吃飯啊?”丫鬟便將白天在花園中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陳縣令。陳縣令聽完,哈哈一笑,說:“這蘭蘭還真是牛脾氣,不過做學問的這股倔勁兒倒是不錯……”說完自顧吃起了飯,這事兒便被放下了,再沒提起。

誰料這蘭蘭小姐一連想了幾天都沒對出下聯,抑鬱成疾竟然病倒了。這可急壞了陳縣令,把城裏有名的大夫都請來了,大夫看到陳家千金的情況,搖搖頭說:“心病還需心藥醫啊!”看來,治療蘭蘭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對出這下聯。陳縣令靈機一動,想出一計,便找到夫人,對她說:“蘭蘭也不小了,再不出嫁就成老姑娘了,她從小喜歡讀書,不如趁此機會張貼榜文,看看誰能對出這下聯,一來可以治好蘭蘭的病,二來也為她尋個有才學的如意郎君,你看可好?”

陳夫人說道:“若是個老頭子對出了下聯可怎麼辦?難不成我們蘭蘭要嫁給糟老頭?”陳縣令笑笑:“年齡大的,咱們給他些銀子作為獎賞打發他走就行了唄。”陳夫人這才點點頭,這事就這麼定下了。

榜文剛一貼出去就引起了一陣騷動,大家都聚到縣衙門口,議論紛紛,可是徒有眾人觀看,卻無一人揭榜。死神不等人,五天過去了,還是沒人能對出下聯,蘭蘭的病一天天加重,已經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知縣大人急得團團轉,沒有一點兒辦法,知縣夫人更是天天以淚洗麵。

剛好這天,王小看見了榜文,他年齡小,認識的字有限,看了半天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可他不認識招婿的“婿”字,隻知道對出了下聯有賞錢,於是便走上前去,一把揭下了榜文。

衙役一看有人揭榜,不由分說便拉著王小來到大堂。知縣老爺早在家中等候多時,看到來人竟是一個乳臭未幹的孩子,不禁皺起了眉頭,問道:“是你揭的榜文嗎?”王小不卑不亢,回答道:“是我。”陳知縣看他麵無懼色,心裏十分讚歎,但轉念一想:“定性不錯,就是年齡太小,萬一他真對出了下聯,蘭蘭要嫁給他嗎?這……”

這時縣衙門口擠滿了人,大家都想來看看這揭榜的到底是何許人也。隻見知縣大人拿起驚堂木,“啪”的一聲拍在桌子上,高聲問道:“揭榜之人報上姓名來曆。”

王小年齡小,聽到有人問就如實回道:“小人王小,今年十五歲,住在東湖村,靠打魚摸蝦為生,家中隻有一個六十多歲的老母親。”

陳知縣聽完他的回答,哭笑不得,又問道:“你有何能耐,敢來揭榜?”

誰料王小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說道:“不就是對對聯嗎,太容易了。”

陳知縣又說道:“你可看清榜文了?榜文上明明寫著對出對聯者,年長的賞銀子,年輕的招為佳婿,你一個毛孩子,年齡都不符合,怎麼敢來揭榜?”

王小一聽,心頓時涼了半截,都怪自己不認識那個“婿”字,現在鬧了笑話,騎虎難下。這王小也是個倔脾氣,輸人不輸陣,絕對不能讓人看笑話,頭一抬,胸一挺,說道:“年輕的?我就是年輕的啊!但是要我娶親得先問過我媽,否則皇帝的女兒我也不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