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勰是帝王之後嗎
劉勰,字彥和,東莞莒(今山東莒縣)人,世代居住東京口(今江蘇鎮江)。劉勰一生都生活在貧困之中,且在很小的時候父親便去世,母親也在他二十幾歲時棄世,因而終身未能婚娶。劉勰博通佛教經論,作過小官,晚年出家,更名慧地,不久就死了。
《梁書·劉勰傳》中記載:劉勰的祖父劉靈真是“宋司空秀之弟也”。而《宋書·劉秀之傳》中又寫道:劉秀之是“劉穆之從兄子也”,同樣在《宋書·劉穆之傳》中又說劉穆之是漢代齊悼惠王劉肥的後代。齊悼惠王是漢高祖劉邦的兒子劉肥,照此推算下來,劉勰的家族不僅有顯赫的社會地位,而且是劉邦、劉肥等帝王的後代了。然而從劉勰的一生實際情況來看,這些記載似乎有些矛盾。八十年代以來,有人撰文對該問題提出了另一種觀點。王元化在《文心雕龍創作論·劉勰身世與士庶區別問題》、程天祜在《劉勰家世的一點質疑》中都對劉勰家世進行了詳細的考證,他們認為:比《梁書》後問世的《南史》中把“司空秀之弟”和“漢齊悼惠王肥後也”這兩句都刪去了,以此證明《宋書》和《梁書》中的記載不可信。牟世金先生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論據,他認為:《南史》的體例是家傳式的,按世係編次列傳,一姓一族的人物集中在一起敘述。在《南史》中卻將劉穆之、劉秀之與劉勰分為兩傳,這其中必定有原因。說明《南史》的作者是經過認真核查史料之後而將劉肥之後、劉秀之弟等字樣刪去的。
劉勰是不是帝王之後,至今沒有確切的結論,有待於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和新的佐證材料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