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告訴孩子們:“你們的存在必有意義。”
在星期六,我們願意與孩子們一起做以下事情:
1. 向每個孩子提問,“你現在身在何處?”
2. 鼓勵他們發揮獨特的天賦和能力。
3. 邀請他們參加一項服務性的活動。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神親手寫就的神話故事。
—漢斯·克裏斯蒂安·安德森
“達摩”是一個梵語詞,指的是幾種事物:義務、目標和法則。從某種意義上講,達摩之日就是法則之日,是一周來貫徹心靈法則的完成之日。在星期六,讓我們來審視我們遵從心靈法則的程度,審視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對自身的存在進行了調整,從而與宇宙保持和諧。
今天我們告訴孩子們:“你們的存在必有意義。”心靈法則在這裏服務於我們,我們也同樣服務於心靈法則。它服務於我們是通過告訴我們永恒的快樂和圓滿是可以實現的,是不可避免的。這裏麵暗含著一個目標,推動我們每件事、每個行動以及每個想法的發展變化。生命的最高理想就是找到這個暗含的目標,並依照它去生活。
這一周之內任務完成得如何、為我們帶來了多少方便和機會、產生了什麼新的靈感和洞見,在星期六我們依據以上這些內容來衡量我們是否取得成功,然後將之反饋到孩子們身上。“人生是不公平的”這一貌似正確的想法僅僅是因為我們曾經遇到過他人不友善的行為,而那些人永遠不能分享由精神所啟示的更高層次的領悟。
暗含的目標隻有在你具有接受能力的時候才能被發現。感悟力是獲得宇宙對你恩賜的一把鑰匙。
在家裏,家長要強調人生永遠是公平的。宇宙之法通過心靈法則的力量來維護人生的公平,那種說“人生是不公平的”的論斷是在暗指人生是雜亂無章、毫無意義、反複無常和危險重重的。換句話講,那是一種不受心靈法則約束的人生。所以在星期六,我們通過展示公平的人生究竟是怎樣的,就可以糾正所有這些有失偏頗的認識。每一個人都可以在自由意願的指引下發揮自己所有的創造力來表達自己,這樣人生的公平才得以真正體現。
星期六的人生課
星期六的三項活動主要圍繞著伴隨孩子一生成長的人生宗旨。問孩子們“你們現在身在何處”,鼓勵每個孩子保持自己的獨特性,並邀請孩子們參加一項服務性活動。
1.“你在哪裏?”這個問題是家長探尋孩子們對自身目標和進展的想法的一種方式。一個人的達摩就是一個人的路途,這可以被解讀為以下幾個方麵:
我想要去什麼地方。這是我的願景。
我該如何計劃才得以到達那裏。這是我在路途上要做的。
我已經到達什麼地方了。這是我感悟力的層次。
什麼在阻礙我前進。這是我目前的挑戰和教訓。
為了實現目標,達摩必須包含以上所有因素。一個沒有具體實施方案的願景隻能是一種空想而永遠無法實現,而缺乏願景的勤奮工作和成就隻是把天才埋沒在沙子裏麵。但不是所有的這些方麵都需要每天重複敘述,例如,願景在剛開始的時候需要強調,而後來就需要更多地強調後續的工作和出現的障礙,以保證願景的實現。
即便如此,家長最好讓孩子們學會感知自己的路途。孩子越小就越有本能的目標,即追求幸福。但當孩子們長到足夠大、可以自己設定目標的時候(在五六歲以後),衡量目標的完成進度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你在哪兒?事情進展得如何?你是不是離你的目標越來越近了?如果不是,那原因是什麼?”通過提出這樣一些問題,家長們可以開始鼓勵每個孩子在日複一日中體會自己與人生目標的緊密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