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小說純屬虛構,此文所訴曆史地名並非經過確鑿考證,非正史!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在金陵的東北城牆外,有一片風光迤邐、水波粼粼的碧波湖水,此湖三麵環山,一麵臨城,又名翠柳湖。
湖畔是一排排翠綠纖細的垂柳,清風拂過,翩翩飛舞,空中漂浮的白雲映在水中,彷佛一幅幅難以捕捉的幻夢。此情此景,不禁讓人想起一首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每逢夏秋兩季,翠柳湖內更是布滿荷花,水麵一片紅綠相映成趣,粉紅荷花掩映其中,平添幽幽滿湖清香。
距翠柳湖不遠處,有座占地寬廣,恢弘氣派的府邸,八級寬闊的石階順展而上,左右各有一隻昂首雄踞的石獅子,沉厚的紫檀上掛著銀色的碩大獸環,門楣頂上則以黑底金字鑲嵌著二個鐵劃銀鉤的蒼勁字體:金府!
提起金府,在金陵城內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金老爺本名姓金,名孰,本貫高淳縣人氏,為人精明實幹。嫡妻沈氏,性情溫婉賢淑。夫妻兩恪守著祖上遺傳下來的一個小古玩店過日,家中雖不甚富貴,倒也還算殷實。
唯一不足的是,金老爺年近40仍膝下猶虛。而金家祖訓第一條又規定子孫不得納妾,為此,金老爺時常暗自長籲短歎,沈氏更是時常暗暗垂淚,隻恨自己一無所出,辜負了夫君。自此夫妻兩人逢山必進,逢廟必拜,幾年下來,添給寺廟的香油錢不勝枚舉。
常言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金老爺43歲那年,沈氏終於有孕在身。一時間夫妻兩人自是喜極而泣。
十月懷胎,瓜熟落地。這年的中秋時節,金家女娃出生了。說來奇怪,此女一落胎胞,口裏便銜下一尊金光閃閃的金蟾來,此金蟾做工精致,一看便知是出自於宮廷巧匠之手。夫妻兩人驚訝不已,故為女兒取名為金蟾兒。
更為神奇的是,自從金蟾兒降世以後,金老爺的生意有如神助。古玩小店開始變得門庭若市,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金老爺嚐試投資其他生意,不曾想居然順風順水,一本萬利。接下來的幾年裏,金老爺的生意越滾越大,不出十年,金家成了控管金陵商業命脈,兼而行善積德,受萬人景仰的富貴之家,一時在金陵傳為佳話。
坊間皆傳金蟾兒是個運旺時盛的靈童,投胎金家報恩來了。一向信佛的金老爺重金聘請了一位高人為愛女批命。高人掐指一算,笑著說:“此女八字異於常人,前世生於帝皇之家,故而財氣極旺,就如同一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泉水,要視如珍寶般疼愛才是。”
夫妻兩人半世隻生此一女,對其本來就極其寵愛。聽了高人的話,兩人對金蟾兒更是“捧在手裏怕摔了,含在嘴裏怕化了”百般溺愛著。可過多的溺愛,也造就了她日後膽大妄為的個性。
由於膝下無子,金蟾兒自幼便被老爹假充男兒教養,年方五歲,金老爺便請最好的教書先生教她識字看書,她天性聰穎,又酷喜讀書,故而長到十六歲,她的學識修為猶勝男兒百倍。
她天生一雙能看透冥界陰魂的陰陽眼,故而對風水八卦頗有興趣。八歲那年,她拜了紫金山法力高深的譚道長為師,每年上山修練百餘天。
她在此方麵極有天賦,跟師傅焚修後法力更是突飛猛進,七年下來,她的修為竟比一般道士猶勝幾分。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金蟾兒得知譚道長乃出生於武林世家,故她纏著師傅,硬是把武功都一並修練了。
正因如此,她的性格不若那尋常大家閨秀般溫柔婉約,恪守禮節。她的性格率真,是個性情中人,做人行事全憑自己的喜好而為之,其瀟灑作風可堪比男子。
這幾日天氣是反常的熱,烈日當頭,竟連一絲清風也沒有。蔚藍澄碧的天空,幾抹雲彩淡淡的飄浮著,隻聽見樹枝上的蟬鳴一片連著一片。
此時,正是午前一刻,金府內院一片寂靜。一間裝飾清雅的房間裏,二個丫鬟打扮的女孩趴在書桌上睡得正香,一個女子手持幾張絹絲畫卷,手肘擱在曲起的左膝上,斜坐於窗台之上,似乎正看得津津有味。以金簪隨意綰上的長發,落下幾綹貼在臉龐,別有一番灑脫韻致。
這位少女年方十六歲上下年紀,身穿著一件湖綠色的芙蓉雲錦裙,瑩潤如雪的肌膚,櫻唇貝齒,一雙黛眉下卻眸光璀璨,顧盼神飛,一看便知是個聰明嬌美的女孩兒。她正是金蟾兒,此刻的她毫無睡意,手上精美的手繪宮圖,讓她的好奇心蠢蠢欲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