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反嗎?”張宇笑道,“鄧大人你想多了。”
又道,“鄧大人!既然已經是想多了,那就請你再多想一想,我已經說出我的來曆。我所提及的那樣一個更美好更富裕更文明更強大的新中國,事實上早已存在,傲然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誰也無法輕易撼動。”
“從我的立場而言,鄧大人你不妨這樣去想:我是誤入了這樣一個屬於你們中華帝國的時空,其實我隻想找到一條路徑回到屬於我屬於新中國的那個正確位麵。我是沒有任何理由無緣無故跑來幹涉你們這個位麵發生的一切。”
頓了頓,寬慰說道,“所以請鄧大人放心,我根本沒有打算過策反一位忠君愛國的帝國將領。今夜事了之後,我會離開這裏,去外地長期旅行,不再攪和中華帝國的政務和軍務。”
這番話,張宇說得十分誠懇。
說出這段話的時候,他的心裏想到的對象,其實是嶽飛。
嶽飛就是那樣一個愚忠的英雄,就那樣死在風波亭下。
那是時代注定的事情。
倘若穿越客有幸穿到大宋,跑去跟嶽爺爺講:“趙構魂淡,秦檜更加不要臉,咱們起個義吧?推翻這個腐朽的王朝。”
嶽爺爺會怎麼回答呢?
他一定會罵,“格老紙滾出切!叛臣賊子!鼠輩敢爾!腦子被門夾過了吧?竟敢來策反你嶽爺爺?你嶽爺爺腦子裏裝的全是忠孝仁義!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舉,根本不予考慮。寧願去風波亭乖乖赴死,也不會造反!”
一想到這麼個典型案例,張宇就知道策反鄧紹祖毫無希望。
要想打倒帝製,依靠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武勇和智慧那是根本沒有用的。起義軍一旦高舉紅旗揭竿而起,帝國陣營之中自會有無數個嶽飛之類一味愚忠的猛將出來跟你交戰。你又怎忍心將這些鐵錚錚的熱血愛國好漢紙一個個地殺死?
所以,要想在這個畸形位麵鬧上一場革命,給這個位麵的中華同胞帶來更多文明和福利的話,不能蠻幹,那需要一個同盟會之類的進步組織又或者共|產|黨那樣的先進政黨,花上好幾十年的時間,從思想上喚醒民眾的覺悟。
隻有大多數人覺醒之後,才可以發動暴力革命。
其實,即便是在大多數民眾的科學民主意識得到喚醒之後,在革命戰爭或者民族解放戰爭之中,戰火無情,難免還是會殺死相當多的嶽飛式守舊派忠臣。
區別隻在於,當大多數民眾得到喚醒之後,在解放之戰中不得不殺死的愚忠者數字將會縮減到最小。
反之,則會有太多太多的“自己人”或者“同胞兄弟”不幸死於內戰的烽火硝煙。
想一想原來那個位麵的解放戰爭之中,為什麼有成千上萬的國|軍將士枉死在********的戰場上,其中比如孟良崮上掛掉的那個張|靈|甫,人家曾經還是抗日英雄呢。想想那位“張軍長”自然也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所以張宇來到這個位麵,是不會輕易跟帝國政客和帝國軍隊發生暴力衝突。
張宇自忖自個兒沒那本事弄出一個影響力覆蓋全中國的強大組織或者黨派……所以……今夜事了之後,他將做出的選擇是逃亡,而不是跟帝國力量翻臉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