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黃雀(2 / 3)

嘴角扯了扯,想說什麼,卻又忍住了,沒有說出口來。仔細尋思了一會兒,鄧紹祖忽然笑了。他笑得也很詭異。就跟張宇閣下的奇怪笑容如出一轍。

他的心中其實一直存著一個疑問。

當燭龍癸拾肆號潛艇在大嶼山東麵的海上失手被圍的時候,他就在懷疑整件事情背後是不是藏著什麼陰謀。

這一次的行動怎麼看怎麼透著一股詭異的氣息。就好像是廣州方麵和帝都方麵的決策者事前就沒安好心,借助於鄧紹祖和他的潛艇,刻意把張宇這一小隊人馬送到英國人的手上。

然後呢?鄧紹祖早就猜到這不會是白送。當張宇成為戰俘之後,一定會發動某種相當有力的後招。

再然後,事情忽然間急轉直下,張宇閣下的所謂“後招”果然及時發動起來,僅僅幾個小時就擺平了帝國十數萬海陸軍官兵浴血鏖戰數十日無法搞定的問題。

整樁事件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完全不可思議。

但是,鄧紹祖此刻正在擔心的問題,並不是針對張宇產生了什麼懷疑。張宇講述的那一切聽起來其實是可以接受的。那位閣下隻不過是運氣好,情商高。他在另一個未來位麵憑著幸運,提前見證了拉巴德的遺體和廓爾喀人的傳世軍刀。然後,敏銳地發現拉巴德上校的立場首先是身為廓爾喀聖地守護者,其次才以契約的形式受雇於大英帝國軍方。

找回遺失的部族信物,對拉巴德上校乃至於整個廓爾喀傭兵團而言,確實是最重要的事情。為了這件事情,拉巴德先生不惜得罪大英帝國,甚至敢於單方麵撕毀廓爾喀人與大英帝國簽訂的傭兵契約。

張宇閣下正是擁有相當高的情商,所以才能夠在短時間內,通過模模糊糊的幾條零星線索,及時猜準了拉巴德上校以及所有廓爾喀族人心中最大的顧慮,由此想出來這樣一條釜底抽薪之計,令得廓爾喀傭兵團在港島戰爭之中忽然提出全團撤離的申請。

英女王英國首相以及英國軍方為什麼沒有鐵腕否決拉巴德上校的無理請求,反倒是熱衷於幫助廓爾喀人火速趕回南迦帕拉巴雪山腳下,甚至還出動空中霸王趕緊替廓爾喀人運送第一批尖刀戰士,這一係列分枝事件跟鄧紹祖和中華帝國全然無關,他對此不感興趣。

鄧紹祖感興趣的問題在於:便如張宇閣下在潛艇甲板上所自述的那樣,他本人在事前對此並不知情。張宇閣下本人在事前也隻是心懷一些不連貫的猜想,直到跟拉巴德先生密談之後,終於才將所有的線索連貫通順。

既然張宇閣下事先並不知情,他隻是走一步看一步……憑著運氣和情商在相當冗雜繁複的一大堆線索之中,迅速找準了對中華帝國收複港島有益的關鍵要點。

整件事情既是如此,那麼,廣州水師提督衙門和帝都方麵派來的人,憑什麼在事前就敢於把張宇和他的小隊作為第4撥特戰隊員,冒險送入港島,以戰俘的身份白送到英國人的手上?

這件事情很不科學啊!

除非……

除非是帝都或者廣州方麵事前就知道一些什麼秘密……

這樣一想,鄧紹祖的背後仿佛吹來了一股看不見的冷風,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寒噤。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張宇閣下看上去情商高運氣好,在港島事件之中大顯身手,一個人就抵過雄兵十萬,數小時之內為中華帝國收複港島,建立了一項永遠不會被帝國曆史所遺忘的輝煌功勳……事情隻不過是看起來如此而已……幕後的黃雀貌似在事前就知道了更多的秘密?看上去輝煌無比的巨大功勳,竟然隻不過是某些陰謀家預計之內的一出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