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時間銀行”都會在我們的賬戶裏自動存入86+400秒;一到晚上,它也會自動地把我們當日虛度的光陰全部注銷,沒有分秒可以結轉到明天,更沒有片刻可以提前預支。如果我們沒能很好地利用這些時間,損失掉的隻能由我們自己來承擔。
想要體會“一年”有多少價值,可以去問一個失敗重修的學生。
想要體會“一分鍾”有多少價值,可以去問一個錯過火車的旅人。
想要體會“一秒鍾”有多少價值,可以去問一個死裏逃生的幸運兒。
想要體會“一毫秒”有多少價值,可以去問一個錯失金牌的運動員。
珍視我們所擁有的美好時光,特別是我們可以和一些值得為之付出的人來分享這些時光。別忘了,時間不等人。昨天已成為曆史,明天還遙不可知,而今天是一個禮物,所以英文把“現在”稱為present(別義為禮物)。請珍惜這份禮物!
我們總是把“無窮無盡”的時間當做可以拖延事情的借口,問問自己,時間真的夠用嗎?
樂在奮鬥中
隻有奮鬥可以給我們出路,而且隻有奮鬥可以給我們快樂。
——惲代英
父親80歲生日時,兒子給他寫了一封信,建議他和母親不要再幹活了,應當完全放鬆自己,好好歇息。父親回信了:“雖然我很感謝你的讚美,但是你讓我完全放鬆自己卻嚇了我一跳。”父親承認沒有人喜歡走坑窪不平的路,就像他當郵差走了30年的崎嶇山路那樣,“但是如果我們事事都順心如意,從來都碰不到困難的話,那或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了。”
“我們一生中最美好、最愉快的日子,不是還清了所有欠款的時候,也不是我們真正得到這套靠血汗換來的住所的時候,這些都不是。我記得在很多年前,我們全家擠在一套很小的住宅裏,為了糊口,我們拚命工作,根本分不清白天還是黑夜。你還記得嗎?我每天最多隻睡4個小時。直到現在,我都不明白當時為什麼不知道什麼叫累,又怎麼會覺得生活是那麼美好。我想大概是因為我們那時是在為生存而奮鬥,為保護和養活我們所愛的人而拚搏吧。”
“在奮鬥中求成功這方麵,我認為最有意義的,不是那些獲得成就的偉大時刻,而是那些小小的勝利,或是那些遇到挫折、僵局甚至失敗的時刻。試想,假如人人都輕而易舉地成功了,那麼我們就不是人生的參與者,而是生活的旁觀者了。要記住,重要的是追求,而不是到達。”
人生的意義不在於馬到成功,而在於不斷求索,奮力求成。
勤++奮
要想冬天過得暖和,應當夏天就砍柴火!
——馬雅可夫斯基
在美國,有一個人在一年之中的每一天裏,幾乎做著同樣一件事情——天剛放亮,就伏在打字機前開始一天的寫作,這個人的名字叫斯蒂芬·金,是國際上著名的恐怖小說家。
斯蒂芬·金的經曆十分坎坷,他曾經潦倒得連電話費都交不起,以致電話公司因此而掐斷了他的電話線。後來他成了世界上著名的恐怖小說家,整天稿約不斷。常常是一部小說還在他的大腦之中儲存著,出版商的高額定金就已經在他手中了。現在的他可以算是個世界級的大富翁了,可是他的每一天,仍然是在勤奮的創作之中度過的。
斯蒂芬·金成功的秘訣很簡單,隻有兩個字:勤奮。一年之中,他隻有三天時間例外——生日、聖誕節和美國獨立日,在這三天裏他可以不寫作。
勤奮給斯蒂芬·金帶來的好處是靈感永遠不會枯竭。學術大家季羨林先生曾經說過:“勤奮出靈感。”斯蒂芬·金和一般的作家不同,一般的作家在沒有靈感的時候就去幹別的事,從不逼自己硬寫。但是斯蒂芬·金在沒有什麼可寫的情況下,每天也要堅持寫五千多字。這是他早期寫作時,老師傳授給他的一條經驗,他一直堅持這麼做,這使他終生受益。他說:“我從沒有過沒有靈感的恐懼。”
假如我們做一個勤奮的人,那麼每天就會感受到陽光的第一個吻。
竭盡全力
隻要朝著一個方向努力,一切都會變得得心應手。
——勃朗寧
1965年,美國西雅圖景嶺學校的圖書館,圖書館管理員一直很頭疼那些被讀者放錯位置的雜亂圖書,那些圖書有幾十萬冊,而且都需要整理。有一個普通的男孩,被老師推薦到學校圖書館去幫助管理員整理圖書。但是看著眼前瘦小的男孩,管理員根本不相信他能做好這項工作,但管理員還是先給男孩講了圖書如何分類,然後讓他把讀者放錯位置的圖書找出來並放回原處。小男孩欣然接受了工作。每個星期天,這個四年級的小男孩都準時地來整理圖書。他像偵探一樣,在書架的迷宮裏穿來插去,尋找一本本放錯位置的圖書,然後將它們送回原處。不久,當管理員檢查圖書時,他驚訝地發現,所有的圖書都分門別類地整理好了,整整齊齊地待在它們原本該在的位置上。管理員非常驚訝,問小男孩是如何辦到的,小男孩自豪地說:“我盡了我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