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和春風一樣快,傳遍了京都的每處角落,當然包括了秦王府。
吳尋從昨天早上出門到現在都沒有回來,讓趙玲玲很是氣憤,恨不得坐在門口看見他就給他一拳。怎麼會有這樣的人呢,這麼大的事情最重要的當然是報給她和秦王聽。特別是她,還特意給吳尋講了大半天,結果出了成績,人都沒回來。
忘恩負義!
本姑娘要與你恩斷義絕!
趙玲玲嘟著嘴吃完飯,又瞪了想勸她的秦王兩眼,氣鼓鼓地回了屋裏,留得秦王一人搖頭苦笑。
不過秦王打心眼裏高興。
他本來隻覺得這個叫吳尋的小子除了是與老國師的捆綁繩索,還很有些他當年的意思,該衝動就衝動,該沉著很沉著,他很看好這個小子,但卻並不認為就算不比修為,他也真的能戰勝得了趙京華。
趙京華那個女人不簡單。
可結果風一樣的傳過來,秦王頓時覺得自己看走了眼,而且也覺得自己真的撿到寶了。但轉念一想,還是自己以前的眼界太過於高遠了,廟堂江湖形形色色的人他都見識過,所以他看到的東西不僅僅是現在所需的,可吳尋這小子畢竟是國師那老妖怪傾注了最多心血的弟子,國師的眼光絕不會看錯,那麼他的價值也肯定不會局限於現在。
那瘋丫頭所站在的地方有些高了,他把她和吳尋比起來,吳尋就顯得站得低了不少。
他有時候也起過提攜的念頭,但馬上放棄,一是為時過早,二是船到橋頭自然直,輪不到他瞎操心。除了這兩者,還有一點更重要的,那就是昨夜發生了一件讓他都覺得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宮裏來了一位中年書生。
那書生的衣著樣式和處事風格,不用多想,也不需要身份的證明,他便知道肯定是璿璣院裏的大人物。
璿璣院很少會和秦王這些王公貴族打交道。
他們是皇帝陛下隱藏在幕布後麵的死士,作用比起那些縱橫在外的大修行者更加的重要,所以也勒得更緊。他們不會與皇帝陛下以外的大人物交往過於密切,因為那樣說不過去,而且會讓一手創造他們的皇帝陛下不怎麼高興。
但那璿璣院的中年書生昨夜竟是親自到了秦王府,那麼事情就一定很重要。
都說皇帝陛下的消息是最快的,其實很多人不信,但秦王比大多數人都要清楚這個傳言的真實性。
先天宮下午出的成績,皇帝陛下入夜前就已經知道了。
京都到處都是他的“眼”,說得更透徹些,全天下其實都布滿了他的“眼”。
中年書生端莊而立,淡淡對他說了一句話。
“吳尋這個人,是以後有很大用處的,皇上的意思本來是冰封他,不過他既然已經闖出了名聲,那麼就不再能冰封了,而需要保護。”
保護吳尋。
這就是皇帝陛下的意思。
秦王能在京都裏穩穩紮根到今天,自然有他的很多技巧,比如飛速的提煉信息能力。
他明白了意思。
那就是吳尋來到京都,除了是國師的意思,還是皇帝陛下的意思。
皇帝陛下日後需要這個人,無論他是未來的國師大人,還是某些更加適合他的職位,都一定是最尊貴的,一定是能和趙京華勢均力敵的。
得到了皇帝陛下的看重,這些都不叫事。
中年書生讓秦王看到了吳尋的真正價值,也告訴了秦王這個小子的重要性。他星夜拜訪,第一個要告訴秦王的就是吳尋不再僅僅是上一代國師和你的人,更是皇帝陛下的人,不需要他的任何提攜。第二個要告訴的,自然也是最重要的——吳尋雖然藏得很深,深得他本人都不知道,但總有些大人物是知道的,反皇派近些年一直有些站不住腳,有這樣可以輕易控製的機會,他們是斷然不可錯過的。
所以吳尋需要保護。
皇帝陛下包括任何與皇帝陛下有直接關係的人都不能站在台麵上,所以保護吳尋的事情,自然就落在了秦王的頭上。
秦王此時想到那中年書生的話,剛剛還在高興,現在頭卻不禁有些疼了。
在京都他好不容易穩了下來,現在保護吳尋在知道其中事情的人看來不就是完全支持皇帝陛下了麼?
那麼反皇派那邊,就有些難辦了,若是銀子能解決那自然就不需要武力,可如果有著武力解決的必要,銀子就沒什麼用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