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後門洞開3(2 / 2)

根球連忙後退了,好象耙齒就要落到頭上來了,連忙說:好說好說,聽說不久就要招工了,我把你湘軍招工出去,不是比參軍強!招了工馬上就可以拿工資,你老就輕鬆了!謗球想,招工在外當工人對自己威脅不大,怕就怕那些轉業軍人,底子硬,又見多識廣有本領,自己到時候搞不過他。

招工也可以,你不要到時候又變了卦,這耙齒絕不認人,就看你的了!

一定,一定——

溫熱水把耙齒收在懷裏,對湘軍說:走,就看他下次怎麼辦!軍砣跟著走出去,自始至終沒說過一句話。

這就是溫熱水的能耐,不冷不燙,不瘟不火,恰到火候。這就是他的人生信條:“軟索能套猛虎”。嚇得根球背脊直冒冷汗。根球對那些咋咋呼呼的人全然不怕,就怕這些陰陽怪氣的人。大喊大叫的手段在明處,陰陽人的能量無法估計。他深知,叫狗不咬,咬狗不叫。

有一段時間,人們特別羨慕軍人。從中央到地方,軍人享有崇高的威望,尤其是部隊支左、軍管,省地縣成立革籌小組到成立革委會,實行軍幹群三結合,老中青三結合,都離不開軍人。連廠礦、機關、學校都有軍人領導。公社大隊沒有軍人,也由武裝部長、民兵營長擔任革委主任或副主任。不少人埋怨自己為什麼不送子弟去參軍。既給家裏罩上一層榮光,又給家裏添了一道政治保險。凡是有現役軍人的家庭,他全家說話就叮當響。更讓人們垂涎的是,全國幾千萬城鎮青年,國家無法安置,象丟包袱一樣,把他們撒向農村,全國的知青家長們都在為自己子女的生計犯愁,為子女那未卜的前途焦慮時,成批成批的軍人轉業就是工作。無論是農村或市鎮的人都埋怨自己沒有這個福分。榮譽、複員、轉業、退伍軍人,農村人一律稱之為轉業軍人。麵對大批轉業軍人無條件安排工作,下鄉知青們羨慕無比,也引發了他們莫名的妒忌,把轉業軍人一概戲稱為轉業麻子。

這不,大隊剛有三個複員軍人回家,就分來兩個招工指標,指定要招轉業軍人,一個是縣水泥廠,一個是省建築公司。這是一般農村青年和下鄉知青望塵莫及的。三個複員軍人都安排工作,似乎是天經地義。這本是一件很普通的工作,對於根球來說卻又是一次權力的顯現,又有機可乘。三個複員軍人一樣的政治條件好,誰先安排誰後安排,誰安排什麼工作,誰進縣城,誰去省城,又成了根球的一個棋子。

南柱,德太,湘棟,這三個複員軍人各有千秋。南柱高小文化,在部隊立過三等功,入了黨,為搶救公共財產,左手無名指斷了,是個三等殘廢。複員後,每月有幾元殘疾補貼,按時到公社領取。他的父親是大隊副書記湘舟。湘棟初小文化,在部隊沒入黨。德太初中畢業,四清入了黨。三位複員軍人,他的文化程度最高。社員認為,南柱和德太安排的可能性最大。

根球卻有他的標準和辦法。他提個語錄袋到這三個複員軍人家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