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旱魔1(1 / 2)

第24章 旱魔1

那為什麼要冒險呢?

看到那些樹木大批大批地漂走太可惜了!

當初下河,看到滾滾洪水怕不怕?

不怕是假的,畢竟從未在這樣的洪水中玩過。看到他們都下了水,我們也壯膽了。

聽說你們差點遇險啦?

唉,體力還是不如他們,幾次被大浪打入水中,差點見了閻王。

局長和書記都表揚我們。幾天後,在小學操場召開全大隊社員會。幾位領導和“四向辦”的同誌也來了,首先肯定一隊社員在隊長的正確領導下,冒著生命危險搶救國家財產,思想境界高,風格高,是共產主義思想,號召大家向一隊社員學習,並把我們下水的青年喊到台上照了相,每人發了一張紅獎狀。他們的獎狀上都寫的是“五好社員”,我和濤濤的獎狀上寫的是“優秀知識青年”。公社書記和“四向辦”的同誌說,以後招工招幹參軍,優先考慮他倆。我倆別說有多高興了。

這次洪水共衝走林業站杉樹五千多棵,找到的才幾百棵,隻有我隊成批打撈。後來縣裏予以表彰,隊長出席了縣裏“學毛著積極分子”大會,獎給我隊一台磨粉機,隊長帶回來給大家使用。

驚險的後麵是平靜,平靜的後麵又是什麼?

幾十畝梯田,一出月亮就天旱。現在搶苗就是搶糧,搶糧就是搶命。

他把“最高指示”顛過來倒過去反反複複講,肚子裏那一碗水要全部倒光。

用自留地裏的青苗換些雜糧度幾天。鴨子吞黃鱔,吞一截算一截。不少缺糧戶這樣剜肉補瘡。嚴重缺糧戶總是寅吃卯糧,惡性循環。

一擔穀子下田隻剩一根秧了,天啦!你有眼睛嗎?掰個苞穀就要一條命,天良何在?青蛙掉了一條命,蛇還沒吃飽。

富人窮三年富氣不脫,窮人富三年窮氣不脫。

船上人掉了針,被窩裏打屁無亂人。

湘南的夏天,整個田野都被綠色籠罩著。洪水過後,各地水源充足,水稻長勢良好。田間管理合理,今年豐收在望。見麵第一句話就是:“今年好年成!”農民關心的就是風調雨順,力氣是舍得的。陽光是寶貴的,陽光從不吝嗇。和風習習,遠看稻田一片綠浪,人過處,禾苗頻頻點頭。看水員不用愁,隻要安排合理,所有的水田都能得到灌溉。每丘田的水口都在唱歌。小孩子光著臂用高粱竿和竹片製成小水車放在田壩口,看著它歡快地旋轉。每隊一個看水員頭戴棕絲鬥笠,披一件汗衫,扛一把鋤頭,赤腳在田壟裏往來穿梭。早上打開的水口,下午就要收好;下午放開的水路,半夜要及時收好。放水員從早到晚,似乎在閑逛,其實挺辛苦。馬不停蹄,在全隊的幾個田壩裏來回巡視,需要有經驗的老農才能擔任。解放前,各家各戶自家放水,下遊的水田需上丘田放水。上丘田的主人封住水口,下丘田就得不到水,常常為爭水口打架。好水源常常是地主的,他們霸占水源,下遊的農民就幹瞪眼。現在全隊一個放水員,統籌安排。一條水路放滿了,再放第二條水路,水源集中,放的時間短,水就不會浪費。

秦始皇是全隊的老看水員,他是大隊的“三老”之一。“老貧農、老農會幹部、老土改根子”,經常到縣裏出席會議。他不僅看水,還經常把蟲災病情通報隊長,及時協助隊長和技術員加以管理。大家選他當看水員沒錯。

隊上有六十多畝旱地,一百多畝水田。水田季節性強,兩季水稻收回來,餘下事情就不多了。旱地的農活一年四季做不完。旱地多,人就辛苦。旱地作物產量不高,盡避一年幾次收獲,加起來還是不如水稻的產量高。隊上的倉庫主要裝的是稻穀,雜糧並不多。隻要水能到達的地方,一律開辟水田。不能開水田的地方,自然容易發生旱情。雨下過不久,土裏的作物都長得茂盛。你看那蒼綠的苞穀,粗壯的杆子,寬厚的綠色外衣,青杆下端紅色的包衣體現了充足的營養,頂端淡黃色的天花剛冒出來。近看整整齊齊,一行行像甘蔗;遠看連成一片,像藍色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