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生活中自有無數的道路和無限的目標可供選擇,對人類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凡事不畏艱難,抱定事在人為的決心,以熱情和誠意全力以赴。
男兒自強不息
——鬆下幸之助
在不久以前人類到月球探險還隻是人類的夢想而已,但在科學家們的努力下這個昔日理想終於變成了事實。因此說,人類的智慧可以說是無窮盡的,也是永遠不會衰竭的寶貴資源。
由此我們可以設想未來,即使今日看來最完善的事到了明天或者又會有新的方法和新道路可行。如果隻是以得過且過的態度進行工作或生活,實在是令人憂心。
當事業稍有成就或者得到好處的時候,人們通常會耽於安逸,安於現狀,故步自封,不想再求新向上,降低求知的熱情。這正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終要被時代潮流所遺棄。因此我們要時常由內心生出警惕,激發求新的欲念,喚起求知進取的精神,這才是麵對時代潮流應有的態度。
生活中自有無數的道路和無限的目標可供選擇,對人類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凡事不畏艱難,抱定事在人為的決心,以熱情和誠意全力以赴。說也奇怪,假使你能熱心地專注於工作,就會不斷有創造性的觀念和做法產生。
對於每一個人,活著就是希望並有可能達到幸福;希望並爭取幸福就等於活著。
人的生命的基本矛盾
——托爾斯泰
任何人活著隻是為了能夠稱心如意,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人若感覺不到自己幸福的願望,他也就感覺不到自己是活著的。人活著不可能想像沒有追求個人幸福願望的生活。對於每一個人,活著就是希望並有可能達到幸福;希望並爭取幸福就等於活著。
人隻在自己身上,在自己這一個體當中感覺到生命,因此,起初人以為他所渴求的幸福隻是他個人的幸福。他似乎覺得隻有他一個人活著,真正地活著。他覺得其他人的生命和自己的完全不一樣,他把別人的生命僅僅當作生命的類似物。人隻是觀察別人的生命,並且隻從觀察中知道他們活著。隻有當一個人願意想到別人的時候,他才知道別人活著,而關於自己他是確切知道的,知道他活著,連一秒鍾也不會中止這種知覺。因此,每一個人都把自己的生命看成真正的生命,而把周圍其他人的生命隻當作自己存在的一個條件。如果他不願意別人不幸,那隻是因為別人痛苦的樣子會破壞他的幸福;如果他希望別人幸福,那也完全不像希望自己幸福一樣,即不是他希望幸福的那個人真正活得稱心如意,而隻不過是要別人的幸福擴大他自己的幸福。對一個人來講,隻有自己的幸福,才是重要的和必需的。
於是,在追求實現自己的這種幸福時,人才注意到這種幸福取決於別人的幸福。而在觀察、分析別人時,他看到,人們,甚至動物都有和他一樣的生命觀。所有這些生物,都像他一樣,隻感覺到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幸福,認為隻有自己的生命才是重要的和真正的,而其他一切生物的生命隻是實現他幸福的工具。他看到,每一個生物,完全像他一樣,準備著為了自己的小幸福去剝奪所有其他生物,包括像他一樣有思考能力的人的大幸福,甚至生命。而明白了這一點以後,人不由自主地會形成這樣的想法,即如果這是真的(而他知道這無疑是真的),那麼不是一個,也不是十個,而是世上一切數不清的生物,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每分鍾都準備消滅阻礙他實現自己幸福的人。而且,明白了這一點以後,人就會發現,他視為生命意義的他個人的幸福不僅不可能被他輕易獲得,而且大概會被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