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褒獎與嘲諷(一)(1 / 2)

序言:

“熟知隻是看到了眼前事物的輪廓,而對其內涵卻未加深思。”

———黑格爾,

生卒: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

著作:《邏輯學》

正文:

陰雲密布的雲叢壓低了鐵青色的麵龐,閃電在雲山裏沉默的炸裂,隨後一陣沉悶的雷鳴撼動了魚鱗島整個上空的氣壓。翠綠欲滴的巨大植被——食肉樹,怒放著帶著肉刺的花蕾,搖擺在島嶼上空。被閃電吸引的碩大赤娥,絲毫不畏懼從天而降的暴雨,向那閃電刹那間的餘光撲去。此時的食肉樹,則伸出如同章魚般窈窕的粗長蕾絲,像一條巨大的九頭蛇般,靈敏且優雅地將雨空中一隻隻上下跌撞的赤娥吸進花蕾,咀嚼的粉碎,赤娥猩紅的紅寶石眼珠發出被鐵杵碾碎的咯嘣脆響,與閃電劈裏啪啦的聲響頓時相混合在一起。在這個世界的魚鱗島,在這個陰雲密布的白晝期間,正是是這種食肉類植物的特定進食時間。

所有蠕動的植被和躲在猶如鋼鐵般堅硬外殼裏的水陸雙棲生物,都因魚鱗島磁場的活躍爆發,而變得異常興奮,按捺不住吃的欲望,相互捕食在這個白天雨絲不斷的奇特小島。然而,小島的夜晚是寧靜、安謐的,你不敢相信這惡劣的環境下竟然有人類生命的遺址。自然界既有凶殘的麵孔,也有慈愛的胸懷。因為在魚鱗島的邊沿,浸泡在海水裏的食肉樹根,連同它粗壯的枝幹,緊緊把島嶼圍繞成魚鱗似的銅牆鐵壁,也正因為如此,大海裏的猛禽異獸方才止步,被隔離在外,給生活在島嶼內陸的軟弱人類留下了一片生存的淨土。

魚鱗島上空的森嚴雲叢,厚度高達百米,黑壓壓的一片,此時,卻忽然深陷於巨大的黑井漩渦,在漩渦的中心慢慢隱現出一首飛船的尾翼,刺眼的紅色信號燈被自身所攜帶的磁場壁安詳地包裹著,靜靜地閃爍著。隨著飛船的降落,著陸台四周的民房伴著渦輪推進器霸道的餘輝,從黑暗裏也探出頭來。

SZ型號的圓頂飛船在大氣中飛行時活生生的像一隻原始箱型水母,隻不過水母的背脊上沒有像飛船那樣刻著十字形狀的標誌。而這十字所代表的文明,正是隸屬於政府聯盟下的宗教福音會。令人感到諷刺的是,這個笨重的十字上卻沒有綁縛著一千年前被三分之二的人類所信仰的耶穌,恰恰相反,政府聯盟的高層首腦,一致認為空洞的十字架更符合創世紀人類文明的審美標準。

自宗教福音會的勢力延伸到這座與世隔絕的島嶼時,就有魚鱗島的漁民曾兩次威脅宗教福音會的自駕飛船,倘若再肆無忌憚地降落在這座島嶼,他們將會把手中笨重的魚叉穿透這個巨型的箱型水母!這是因為SZ型號的老古董自駕飛船,沒有裝備生態感應係統,結果導致活活碾壓死了兩頭漁民的火焰豬。漁民為此損失了一部分收入而遏製不住自己的盛怒,盡管絲毫不顧及這首飛船來此的特定使命。

“咳咳,饑渴的小腦袋們,歡迎來到畢加索,呃,也就是我的課堂”新上任的宗教導師結巴地說道。似乎有些緊張,他清了清嗓子,高挺的鼻梁上架起一副鍍金的全球係X型鏡框,這副鏡框的獨特之處,就是左鏡片可以聯通全球網絡,自動檢索出課堂所需要的教材圖片及相關視頻信息等,這些教學數據根據視網膜的感觸神經與眼鏡佩戴者的大腦相連,進而可以隨意的在右邊的鏡框進行全影息投射。宗教導師一米八的身高,修長而纖弱,酷似一根蘆葦,顴骨高翹,麵色慘白,鼻梁棱角鮮明,披散的長發極有藝術風範。凹陷的眼窩裏,深藏著一雙深藍色的瞳孔,透過鏡片,孩子們猜測不到這雙眼睛究竟到底有多麼的深邃。因為他剛剛斬獲了一個有聯盟智團頒發的金色腦顱,畢加索雖然每天把他擦拭的一塵不染,但卻始終不願意把這個獎杯公開示人,他認為滿腹經綸的學者應該是內斂而低調,永遠帶著高貴的紳士風度。

這時候,畢加索義正言辭的對著飛船內的學生講到:“OK,作為你們的新導師,那麼,我必須先瀏覽一下你們論文成績!”用詞嚴謹的話音,在飛船的金屬教室裏餘音嫋嫋,還未散去餘響,台下那些生著不同膚色的學生,便有些坐立不安,原本輕鬆的課堂氛圍頓時變得凝重起來,莫名襲來的憂鬱都寫在了這群孩子的幼稚臉龐上。可是,每當這個時候,總有班裏的幾位佼佼者,得以萬分,對畢加索剛才話流露出難以言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