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好夢(2 / 2)

我終於等到了期待許久的通知。宇航局告知我已入選參加肯尼迪空間中心的特殊宇航培訓。這是能被選中的最後一步!我愈發自信,好像我將是進入空間的第一名教師。

從11000名懷有同樣夢想的申請者中選出的不到100名優秀的男女公民,同聚步尼迪,接受最後的檢查。我們之中隻有一人才能圓夢。應該是我——因為這不僅是我自己的夢想,也是我的家人、學生和周圍人的心願。

遴選之時氣氛友好但競爭激烈。我們從不知道宇航局什麼時候會測度和評定,所以時時刻刻絲毫不敢懈怠。對我們而言,最微不足道的任務也成了競爭性極強的挑戰。飛行模擬試驗、幽閉恐怖測驗、每捷測試等等都是用來決定我們之中誰能入選,能是誰呢?上帝啊,選中我吧!我祈禱著,我都快想瘋了!

培訓結束之後,我們互道再見,祝彼此好運,之後就是最後的等待。參加最後選拔的經曆是一般人難以體味的。我們同舟共濟,互愛互助,但都從心底祈禱能入選參加“挑戰者”號的太空飛行。我敢保證沒有誰能比我更迫切地祈禱夢想能夠成真。我們各自回家,開始了耐心的等待。

可傳來了令我泄氣之極的消息。我落選了。宇航局選定了新罕布什爾州康克德的克瑞斯塔·邁克奧利弗。我一生的夢幻破滅了。

我的欣快之情一變而為沮喪、氣餒和怨憤,我向一切發問:“為什麼上帝這麼不公平?我哪兒不夠格?為什麼生活這樣沉重地打擊我?我將如何麵對我的家人、學生和周圍的人?為什麼我功虧一簣?”

我像小時候那樣回到家裏撫慰傷痛。我把這個壞消息告訴給父親,他慈愛地望著我說:“任何事情的發生,都自有其原因。”

但這又有什麼幫助?我夢幻破滅,心如死灰,可父親他那麼冷靜、若無其事。他為什麼不能做得再好點?他為什麼不能解脫我的苦痛?我真不能理解。

1986年1月28日,星期二。25年來我做夢都在期盼這一天的到來。我和我的學生、家人、周圍的人們以及記者們——他們都曾投入過我那已破滅的夢幻——一起通過轉播觀看教師克瑞斯塔·邁克奧利弗的曆史性飛行。我們都成了曆史的見證人。“挑戰者”號從發射台上升空,我最後一次心中湧起我的夢想:上帝,我歇盡全力,為什麼我不能飛入太空?

73秒鍾之後,上帝回答了我的全部問題,我的所有疑竇也都煙消雲散。“挑戰者”號在空中爆炸了。飛船上的全部人員包括克裏斯塔·邁克奧利弗都遇難了。我父親的話“任何事情的發生,都自有其原因。”驀地襲入我腦中。無論我是多麼夢寐以求、祈禱努力,然而最終沒能入選隻是因為冥冥之中注定要我還活在這個世上。我的生命應另有安排,我沒有輸,我是個贏家!我所得到的隻是因為我已喪失掉了。

現在,我周遊世界,向成人和年輕人宣講生活的真正含義。“挑戰者”號的經曆使我的生活自此改變。苦痛和失落鼓勵我去幫助人們從生活的諸般挑戰中找尋到自己的力量。“挑戰者”號發射失敗,7個朋友的遇難,促使我為從失敗中尋找激勵自己奮進的因素而不懈努力。卑微願望的滿足者,也是熱愛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