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別樣的童年(1 / 1)

長篇小說《人吹燈》

引:這是一部真實經曆的恐怖題材小說,由經曆者很多年前口述,作者以第一人稱視角展現給大家。

注:作者因文筆及文化水平過低導致此文語順不通或其它方麵的不適請諒解。

作者:孫大力

第一章:別樣的童年

一別樣的童年

故事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我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孫大力,籍貫河北唐山。

我生於70年代,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剛滿1歲,從我記事起就聽外婆常說,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咋們家的房子沒塌,咋們這一大片的房子都塌了!正因為咋們家的房子沒塌,所以也救了不少人。

當地震過後,咋們全家一起出動扒人呐!連死的帶活的扒出來一趟街的人呐!

每當聽外婆說過此番話後,她的臉上都會流露出一絲的自豪感。

我問外婆:姥姥,咋們家為啥房子沒塌啊?外婆說:咋們這片大以前都是運動房子(其實是“印度房子”)印度人住的房子都是用大土坯做材料蓋成的,地震的前一年咋們家翻修的房屋。

因為外婆屬於文盲,她也解釋不出來個“子醜寅卯”。

直到現在我也一直納悶!我從小出生的地方以前怎麼還出來印度人啊!並且還住的印度二手房!成群的印度人跑唐山居住來幹嘛?最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印度人走了後,怎麼我的外公外婆住到了這裏啊!納悶。

換一話題自我介紹一下吧,我天生就比較瘦小,從小就愛惹事生非,淘氣打架勉強上到小學畢業。

後來我輟學在家,因為家庭條件不好,再加上父母屬於重組家庭,對我疏於管教導致我的性格孤僻獨來獨往。

雖然唐山是一個神奇曆史悠久城市,但是我居住生活的地方屬於城鄉結合部,在哪個年代裏屬於典型的髒亂差的居住地。

不過也有它好的一麵,那裏曾經誕生了中國第一條鐵路,“唐胥鐵路”,那是清政府修建的鐵路。還有一點就是這裏有著我國的重工業之一的,唐山機車車輛廠俗稱“南廠”!還有開灤煤礦唐山礦。

南廠對於我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了,因為我的經濟來源就靠它了。

我的父母基本不給我零花錢,當時我也就13~14歲瘦小枯幹,找工作打工基本沒人要,所以我去撿垃圾。

再說說怎樣撿垃圾吧,唐山有個著名的垃圾山,所謂“著名”就是以大為主,要問大到什麼程度!豪不誇張的說全唐山市各大工廠,以及生活垃圾都要用火車運到山上麵去,整個山體都是用垃圾堆積而成的,每天都會有好幾火車皮的垃圾傾倒在此山上,因此得名垃圾山。

從而也產生了一個產業鏈————“垃圾人”,垃圾人就是手拿耙子,專業拾垃圾為生的這麼一個群體,男女老少,有很多人都以此為生當然了我也從事此行業。

每當運垃圾的火車來倒垃圾的時候,就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也是所有垃圾人最開心的時刻。

火車清倒完垃圾後,全體的垃圾人蜂擁而上,熟練的揮舞著手裏的鐵耙子,全神貫注地搜尋著每一寸,翻動著垃圾!運氣好的話一天可以撿十多塊錢的廢鐵。

最牛B的是,我們垃圾人裏麵有個姓那的老頭,此人一天可以撿三十塊錢的廢鐵!三十塊錢是什麼概念啊!打個比喻,當時的職工月工資最多也就開二百塊左右,我指的是最多的職工工資。那老頭簡直就是所有垃圾人的偶像啊。

那老頭六十來歲,皮膚黝黑,身材瘦小身高一米六的樣子,後背有些駝,他不愛說話基本我就沒聽他說過話,都是別人告訴我他以前的傳奇事跡,那老頭曾經撿到過一塊八十斤重的鐵塊,他簡直就是我們這個群體裏的神人。

晚上我回到了家裏,躺在炕上回想一下那老頭,為何他比別人能多撿到廢鐵呢?難道他能看到埋在垃圾裏的廢鐵不成?

就在我回憶那老頭用耙子耙垃圾時的一個麵部表情,想到此時我的全身一股涼氣,由四肢向我的頭皮湧流而來,而後頭皮發麻身體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寒戰。

回想起那老頭耙垃圾時的麵部表情確實嚇人,他在耙垃圾的時候雙眼瞪得通圓,眼球凸出眼眶,好似眼球要掉出眼眶來了,嘴唇外撅,類似鯉魚嘴!然後用撅著的嘴巴急促呼吸吐呐,整個麵部表情展現在我的腦海裏想想都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