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成功的公司(3 / 3)

社會上的各種職業部有一定的價值,不同的職業體現著不同的價值內容。由於各種職業的工作條件、工作方式、工作強度、工作性質以及工作的社會和經濟效果者不相同,社會輿論也會時這些價值內容作出評價。所以,人們在思想上會對不問的職業作出不同的評價和表現不同的態度。

不同的時代,對職業的社會評價也會有所不同。比如在戰爭時期,軍人的地位很高,青年中自然就會出現從軍熱,並以從事軍人職業為自豪。在突出政治的時期,入團入黨就成為很多人的誌願。而在經濟倍受重視的年代,成為一個企業家、創業者、自由職業者義會變成人們的願望。另外,人們職業價值觀的形成除了受到社會和時代的製約外,還要受地域、家庭的影響。

在我國,在中下層、老少邊窮地區和農村的畢業生中,出人頭地的思想占支配地位,而出身於上層或富裕家庭的畢業生,享樂型的思想價值觀占主要地位。

當前,我國的大學生中流行以下幾種職業價值觀:

一是樂於從政的“紅道”觀。

即通過選擇某種擁有權力的職業,達到對權力的支配,以滿足自己其他方麵的欲望的一種求職觀。升官發財、光宗耀祖是我國幾千年的傳統,這種官本位的思想,即便是在現代社會也依然影響著我們的大學生,因此從政仍是許多大學畢業生的選擇。但是,從政意味著要在狹窄的仕途上麵臨激烈的競爭,並且這種機會是不均等的。雖然黨和政府下定決心要改革這種用人惟親的現象,但關係網仍無形地存在,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個人升遷。

二是樂於經商的“黃道”觀。

這是人們在擇業中對經商的一種價值取向。社會上流行:“龍下海,虎上山,孺子牛,進機關” 的說法,反映了人們在擇業中願意進公司、從商,選取能帶來較多經濟利益的工作。這種工作便於施展個人才能,實現理想和抱負,並能帶來高的經濟收入,也可以訓練自己的應變能力和其他各種有助於適應社會的能力。但是,商海競爭激烈,風險重重,隻要一步棋下錯就有可能全盤皆輸。這種工作會給人帶來很大的緊張與壓力,繁忙之中還有可能產生心理失落感,因為金錢並不能買到一切,這一點我們大家都知道。

三是樂於做學問、搞科研的“黑道”觀。

這是人們在擇業中對待知識和智慧的一種態度,也是社會對科研工作者的評價。成為一名專家、學者、教授等受人尊敬但生活清貧的腦力勞動者,也是一些大學生的誌向所在。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看到,中國將會日益重視知識和科技的力量,知識分子的地位也會越來越高。在科技領域裏實現自己的價值將成為更多大學生的選擇。

商品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當代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發生了根本的變化,許多大學生在擇業時,被“紅道”、“黃道” 的引誘所迷惑。在選擇職業時,究竟應該如何衡量各種利益,如何判斷,樹立正確而高尚的職業價值觀是極為重要的。

我們在選擇職業時不能隻看重職業本身的價值,還應看到職業對社會的創造和貢獻。人不能離開社會而獨立存在,個人隻有在工作中為社會做貢獻才能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事業首先是具有社會性的。魯迅先生曾經棄醫從文,為的是喚起沉睡的中國民眾,使中華民族覺醒。人們在選擇職業時,必須看到自己對社會的責任,並主動承擔這種責任。這樣的職業價值觀才是高尚的,在這種高尚的價值觀的驅動下,就能克服困難,就容易取得巨大的成功,才能為社會做出傑出的貢獻,才能為世人所尊敬。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要忽略擇業中的個人因素,隻去盡社會責任,這樣不但不利於個人,也是社會的損失。比如,讓一位富於科學創造力、不善言辭的學者去從事普通的教師工作,可能使國家損失一項重大的發明,而社會不過多了一個也許並不出色的老師。因此,我們反對的是隻為個人考慮的職業價值觀,即處處以自我為中心,隻顧及自我感受、自我發展、自我實現,毫不考慮國家和社會的需要。事實上,這樣做個人也不會得到很好的發展。

在擇業時,我們要首先考慮社會需要,必須負起對社會的責任,以此為前提,綜合個人的因素,進行選擇。樹立自信

職業生涯規劃,是自己的人生藍圖,若想將藍圖變成現實,首先需要樹立自信心,有了自信,才能麵對現實,才能克服困難,才能產生無形的力量,推進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實現人生的美好願望。

讓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有一個人,他把全部財產投資在一種小型製造業上。由於戰爭的爆發,他無法取得工廠所需的原料,因此隻好宣布破產。金錢的喪失,使他大為沮喪。於是,他離開了妻子兒女,成為一名流浪漢。他對這些損失無法忘懷,而且越想越難過,甚至想要跳湖自殺。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本名為《自信心》的小書。這本書給他帶來勇氣和希望,他決定找到這本書的作者,請作者幫助他再度站起來。當他找到作者,說完他的遭遇後,那位作者對他說:“我已經用心地聽完了你所說的遭遇。我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但事實上,我卻不能幫助你。”他的臉立刻變得蒼白,低下頭,哺哺地說道:“這下子完蛋了。”作者停了幾秒鍾,然後說道:“雖然我沒有辦法幫助你,但我可以介紹你去見一個人,他可以協助你東山再起。”他剛說完這幾句話,流浪漢立刻跳了起來,抓住作者的手,說道:“看在老天爺的份上,請帶我去見這個人。”

於是作者把他帶到一麵高大的鏡子麵前,用手指著鏡子說:“我介紹的就是這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隻有這個人能夠使你東山再起。除非坐下來,徹底認識這個人,否則,你隻有跳湖自殺了。因為在你對這個人作充分的認識之前,對於你自己或這個世界來說,你都將是一個沒有價值的廢物。”他朝著鏡子向前走了幾步,用手摸摸他長滿胡須的麵孔,對鏡子裏麵的人,從頭到腳打量了幾分鍾,然後後退幾步,低下頭,開始哭泣起來。

幾天後,作者在街上碰見了這個人,幾乎認不出來了。他的步伐輕快有力,頭抬得高高的。他從頭到腳打扮一新,看來是很成功的樣子。“那一天我離開你的辦公室時,還隻是一個流浪漢。我對著鏡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現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豐厚的工作。我的老板先預支一部分錢給家人。我現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我一定會好好報答您。”那人說完後,轉身步入

擁擠的人群之中。這時作者發現:在那些從來不曾發現“信心”價值的人的意識中,原來也隱藏著巨大的潛能。

由此可見,自信心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一個人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泉。隻要一個人具有堅強的自信心,無論是年老者,還是年輕人;無論是身體健康者,還是身體缺陷者;無論是事業有成者,還是學曆較低者;無論是智商較高者,還是智力低下者,都可以成就一番非凡的事業。

同樣,在一個企業中,隻要我們留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這樣一個情況,有同樣的學曆、同樣的工作經驗的人,在處理事務的能力方麵卻有明顯的差異性。這種差異產生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自信心!

首先,自信使一個人以強者的身份來麵對問題,精力充沛,相信自己,給自己嚐試的機會。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統一體,有堅強勇敢的一麵,也有軟弱怯懦的一麵,而軟弱怯懦的一麵往往在遇到挫折的時候會表現得更為強烈。如果這時候自信戰勝了軟弱,那麼,人就會以一種積極的態度來對待困難,自我否定的負麵情緒就會減少。我們發現,人在遇到重大危機、沒有退路的時候,就會做出驚人的舉動,發揮出平常所不能表現的能力。比如上司給你下了指示,要求你攻克下一個在你看來根本不太可能拿下的項目,而且告訴你如果不能拿下來,就要撤你職的時候,你往往會不計一切地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做許多工作,發揮超常的水平。但最後攻下項目的時候,你再回頭想想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如果當初沒有麵臨被炒魷魚的危機,你會攻下這個項目嗎?但是,如果你有足夠的自信可以攻下這個項目的話,那麼你也會使出渾身解數也就是盡量發揮你的潛能來完成目標。外在的壓力或者危機總不可能是時時存在的,所以我們不能總是等那時候才來開發自己的潛能。如果你樹立了自信,你就會在日常的工作或者生活中盡量發揮自己的潛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其次,自信能使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可。現代的社會給了我們一個表現自己的舞台,有些人可以如魚得水,有些人卻舉步維艱。我們常說,現在社會中人的總體知識含量基本上持平,差異往往表現在能力方麵,怎樣展示自己的能力、發掘自己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而這種展示、發掘能力的重要因素就是是否有自信心。在企業招聘中常常發生這樣的事情:兩個人一起去應聘一個職務,其實就實力而言,應該是不相伯仲的,但為什麼一個人可以被錄取,另一個卻被淘汰呢?就是因為那個被錄取的人有足夠的自信,清楚地了解自己的長處,並且能把這種自我認可的信息傳遞給別人,使別人也對他產生認可。而另外一個應聘者就相對顯得信心不足了。試想,一個對自己都不能完全肯定的人,怎麼能讓別人肯定,又怎麼能在工作中完全發揮自己的能力呢?

自信,是來自心靈深處的自我認可。踏實、謙虛是自信的表現。自信是一種獨特的人格魅力,而擁有這種魅力的人,清楚自己的長處,也明白自己的弱點,在待人處事上會格外的嚴謹、踏實,知道如何藏拙,如何吸收他人的長處,改變自己的弱點。自信在職業生涯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職業的滿足職業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