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原來他是這樣的(2 / 2)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一下我一個李阿姨。

李阿姨年輕的時候和我媽在一個供銷社上班,人長得漂亮,追求者也多。

在眾多的追求者裏,有一個木匠追李阿姨最殷勤,他人長得壯實,在家排行老三,人們都稱他“胖三”。他對李阿姨可謂是用心良苦,每天準時接送她上下班,經常裁花布給她做新衣服,休息了帶李阿姨逛公園,更是時不時的給李阿姨塞零花錢。

李阿姨被感動了,其他的追求者不管是帥氣也好,家庭背景好也罷,從此統統都入不了李阿姨的眼了。後來經媒人提親,李阿姨嫁入了木匠家。

但是慢慢地,她發現木匠並不像原來那樣溫柔體貼,他還有酒癮,下班了就想喝點,兩天不喝酒就要發脾氣,後來有了孩子,他酒癮越來越大,經常喝醉後將李阿姨打得渾身青一塊紫一塊。

知道這件事的人都替李阿姨惋惜,認為好好一朵花就這麼凋謝了。

一個風雪夜,在小酒館喝醉了的木匠在回家的路上摔下了山坡,右腿骨折,不但不能做木工活,性格也變得更加暴虐,對李阿姨非打即罵。包括她父母在內的所有人都勸李阿姨離婚,但是李阿姨卻從不言棄,任勞任怨地操持著整個家庭,依靠微薄的工資將兩個孩子拉扯大。

三十多年轉瞬即逝,李阿姨的大兒子事業有成,接父母來北京享清福,媽媽再次見到李阿姨和木匠,驚訝得嘴都合不上。

“胖三,你的腿好了啊?天哪,你瘦了啊,我都認不出你來了,都該叫你‘瘦三’了!”

“還有你,李姐,你胖了啊,這麼富態了?”

李阿姨隻是笑,她老公開始絮叨起來。

原來兩個孩子都出去上學後,李阿姨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給木匠治病上,從鎮裏輾轉到縣裏,又從縣裏到市裏。後來木匠的腿慢慢有了起色,李阿姨每天都堅持扶著他圍著鎮子走一圈,鎮子裏的每家每戶看到李阿姨都會熱情地和她打招呼。

木匠幡然醒悟,在任何情況下都對自己不離不棄的那個人,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陽光,而自己卻沒有帶給她任何幸福。

打那天起,木匠又恢複了婚前的那個木匠,戒了酒,腿也看好了,他又開起了自己的家具店,生活逐漸好轉起來。每天早晨,鎮子裏的人還是會看到李阿姨和木匠沿著街遛達,隻是李阿姨不再是扶著木匠,而是幸福地挽著他的胳膊。

慢慢地,生意紅火的木匠體重減了下來,專心持家的李阿姨逐漸胖了上去。

結婚後你熟悉的那個人多少都會表現出你所不知的一麵。麵對變化巨大的木匠,李阿姨選擇了自己去適應,去改變,生活最終步入了美好。

縱觀身邊眾多的情侶,結婚前越是對你百依百順的,婚後越容易帶給你被冷落的不適應。每天送你玫瑰巧克力是演話劇,無休止的鍋碗瓢盆才是生活。

婚姻是最真實的舞台,褪去熱戀期彼此的偽裝,本真的麵目或許沒那麼理想,卻極自然。就像女人的妝容,濃妝淡抹固然美麗,卻也無法日日敷著厚厚的脂粉過活,那樣的日子即便再美麗,也終究透不過氣。

都說婚前婚後兩重天,婚前是寶,婚後是草。落差固然存在,卻也要看你拿什麼態度去麵對。是拿婚前的浪漫作為衡量婚後生活的硬性指標,還是在婚後平淡的生活中積極營造浪漫?

幸福,其實一直都由你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