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茲茅斯女子學院時,愛蒂思·沃伊特小姐被同學們稱為是:“一個渾身洋溢著朝氣、充滿幹勁的女孩子。”很多同學遇到困惑或難題——因思念父母而產生厭學情緒,或者為學習成績總是得不到提高而苦惱,再或者由於好朋友之間鬧矛盾而鬱鬱寡歡,都喜歡去找她,希望從她那裏得到安慰和鼓勵。愛蒂思小姐也從來沒有辜負過同學們對她的信任,她那樂觀的心態和充滿活力的狀態,深深感染著每一位同學,激勵著每一位同學。她就像溫暖的陽光,普照著每一個角落。
滿懷熱情和積極向上的精神,會使我們的思想更加開放,工作空間更加寬闊,即使嚐試新的領域也不會感到太大的阻力,而且,往往在新的職業中收益會更大。從某種程度上講,熱情奔放的性格會使人更振作、更積極,會激發身體裏蘊藏的能量,發掘出巨大的潛能,與此同時,我們也就更有勇氣直言不諱,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所以飽滿的精神狀態能讓人身體健康,心情舒暢,也難怪有人把它比喻為免費的保健醫生。
人來到這個世界上,衣食住行固然重要,那是基本的生存保障,但精神食糧也不可輕視。培養多種興趣愛好,可以極大地豐富我們的生活內容。在學校裏提高課業水平是根本,但以樂觀向上的心態麵對生活也同樣是根本。我們應該盡最大可能挖掘這方麵的天賦,讓自己的心態永遠奮發向上、健康快樂。心靈之花需要用陽光般的雨露和振奮之肥去澆灌,才會燦爛地開放,才可以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從而遊刃有餘地應付工作與生活。
任何事物,隻要你看到積極的一麵,往往可以使希望之火複燃,甚至可以讓人完全用另一種眼光去看待生活。但是,養成這種思維的習慣過程並不簡單淺顯,它是一個水到渠成的曆程。美國著名牧師比徹和菲利浦斯·布魯克斯的思想演進過程,就是最好的例證。
花一樣的少男少女和天真的孩童,他們讚美生活、享受生活的樂趣是正常的表現,而控製、壓抑他們這種追求快樂的本性,則是一種極其不道德的行為。如果一個孩童稚嫩的臉上總寫著悲傷和恐懼,那是無法想像的。萬事萬物皆有規律,生活也有其內在的規律,如若一個年輕人的臉上總帶著憂愁和困惑的表情,那他一定是感染上了某種“毒素”。
“綻放你的笑容吧,再回來時我希望看到你明媚的笑臉。”這是泰勒神父臨走時對朋友巴特洛博士說的話。生活中確實有許多人忘記了自己笑的本能,忽略了笑的力量。他們的臉上永遠是陰雲密布,從未透過一絲陽光。他們認為展現幽默的人是瘋子,是一種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在他們看來,生活是十分艱難和嚴肅的,必須認真對待。這些人完全被一種扭曲了的、所謂的責任感壓垮了,他們根本感覺不到生活的溫暖、自由和輕鬆,好像一旦那樣就背棄了生命的準則,將要受到懲罰。
其實,快樂向每一個人的身體裏都播下了種子,隻不過有些人經過精心養育和辛勤耕耘使其茁壯成長,有些人卻對其不理不睬,任其幹枯。結果,毫無疑問,嗬護快樂之種的人收獲了幸福和成功,他們對社會的貢獻最大,生命也更長久。也許這些人積極向上的品質、追求生活樂趣的本性微不足道,算不上是偉大個性特征,但正是這些細小的東西,豐富了他們的生活,就像機械上的潤滑油一樣,可以減小磨擦阻力,讓機器轉得更快,使用壽命更長。
“我總是努力尋找事物積極的一麵。我把彩色燈掛在向陽的窗前,房間裏立刻變得瑰麗、多彩。”莉迪亞·瑪麗亞的這種心態是正確的生活理念和人生哲學,它就是豐富心靈的良藥,增強體質的滋補劑。
能夠對生活中積極的一麵表現出平和,對生活中的樂趣快樂地接受,這就是人生的一筆財富,我寧願做這筆財富的主人,也不願做隻擁有金錢的百萬富翁。
無論你從事何種工作,無論工作難度有多大,你都可以從中體會到快樂的。要知道,熱愛快樂、心態積極是完全可以漸漸培養的。快樂的財富也同金錢的財富一樣可以不斷地積累。無論你的生活多麼困苦,你所處的環境多麼惡劣,如果能夠以輕鬆、自信的心態應對,就一定會調節生活中的壓力,改變單調、乏味的生活狀態,緊張鬱悶的心情也會開朗起來。工作的時候經常微笑一下,哪怕很勉強,也會使工作看上去不那麼難辦、呆板。如果總是一臉嚴肅,不僅自己的心情越加沉重,還會遭到同事的反感。要說生活中人們最不願看到的一種人,肯定是沒有情趣呆板的人,他們既不懂得幽默,也看不慣別人的幽默,所以,想博其一笑,恐怕難於上青天嘍!
輕快的心境總要比鬱悶深沉好得多,它能夠使我們置身於繁雜的現實環境之外,即使身處逆境,這種心態也會使我們超脫。就像詩裏寫的那樣:綻放你的笑吧,你將無比鬆馳。生活是一麵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愁,它也愁,既然這樣,我們何不一直笑下去,那樣我們麵對的不就永遠是充滿笑的生活了嗎?
曾經有個青年對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說:“你的頭發全白了,已經是將落的夕陽了。”“你錯了,雖然我已70歲,但我的心齡還不到40歲,正當壯年。”老人回答道。
美國一家鄉村商店裏,幾個人聚在一起正在談論自己希望在何種狀態下死去,各抒己見後,人們想聽聽店主薩克的選擇,他說:“雖然我的生活並不富裕,但我仍希望苦中做樂一生,在臨死時能盡情大笑。”一家日報社社長被問及為什麼不喜歡聘用50歲以上的職員時說:“其實這些人的工作能力非常強,但是他們過於看重自己的年齡,這一點實在令我們很頭痛。”
德國曆史上的一位國王認為笑可以使臣民忘記戰爭,因此下令任何人不得笑,否則處以重罰。如果這樣的法律延續到今天,那麼,大街上我們見的就不是朝氣蓬勃的笑臉,而是無數張愁眉苦臉。這種情形下,世界將是怎樣一個世界呢?就拿貧民窟來說吧,孩子們原本應該有張充滿童真和陽光般明媚的小臉,但這裏孩子們的臉上卻過早地刻上了憂傷和淚痕,哪裏有一點“快樂童年”的味道。如果世界到處是這樣的景象,生存的意義又從何談起呀!
有人說商人的臉上寫滿了嚴肅和問題。仔細觀察,還真是那樣。他們總是拉長著臉用食,即使在自家的餐桌上,他們也不忘思索工作中的問題,不忘生活中繁雜的一麵,香噴噴的飯菜在其口中索然無味,思考、憂慮、計劃似乎成了他們的專利。究竟是什麼搶走了他們的笑容呢?原來是那個無所不能的強盜——金錢。
事實上,這些悲觀主義者無形中會把一些新業務、新的貿易機會拱手讓給那些樂觀的人。因為樂觀的情緒和心態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能夠為自己事業的發展創造條件。
成功永遠傾向於心存希望的人;失敗則永遠看好悲觀失望的人,積極向上的人感受到的是陽光雨露,失望沮喪的人則總在暴風驟雨中蜷縮。
如果孩子從小到大,一直被灌以這樣的觀念:快樂是生活的根本,無論在什麼條件下,都要樂觀地去麵對。那麼,世界將會因此而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許多人從來沒有發自內心地大笑過,就是嘴角小幅度上揚都很難看到。如果他們的孩子稍一發出喧鬧的聲音,就會立刻被喝止,更別提無所故忌地嬉笑吵鬧了。孩子們天真率真的心靈長期受到這樣的壓製,以致於他們都失去了盡情大笑的能力,這難道不是一種犯罪行為嗎?
約翰遜博士說:“人們應該專門抽出一點時間去笑一笑。”幽默劇和曲藝節目可以提供這方麵的服務,至少人們可借以暫時忘卻工作和家庭中那些瑣碎的煩心事,在笑聲中放鬆心情,享受生活的樂趣。
能夠與一位思想活潑、充滿活力的人相處,是一種幸福。要想找到他們並不難,因為他們總是那麼受到歡迎。性情溫和的人在現今這個時代裏就像鑽石一樣寶貴,他們關心人的溫柔細語和堅定鼓勵的話語,能撫慰人們心靈的創傷,振作人們的精神,與這樣的人相處時,我們會覺得渾身充滿了活力與動力,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會堅持住不倒下。
成功並不隻屬於有基礎、有地位的人,一無所有的人仍然有成功的機會,隻要熱愛生活,並奉獻出你的善良和友好,就有可能成功。多發掘每個人的長處,發揚尊老愛幼、樂於助人的高尚品德,相信生活會越來越美好。開心的笑臉和謙和的性情,無論走到哪裏都會受到歡迎,這樣的人離成功還會遠嗎?
陽光是人類最寶貴的物質資源之一,精神振奮、樂善好施是一個人最可貴的品格,它不僅可以給擁有者帶來幸福的生活,還會給周圍的人帶來良好影響。
任何一個人,隻要他願意結識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人,並且能夠很好地與之相處,他就會獲益匪淺。精神飽滿的人是最能夠影響感染他人的。脾氣暴躁影響成功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過著平淡無奇的日子,靠每月得到的微薄薪水養家糊口。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竟然是脾氣暴躁,從而失去了展現才華和能力的機會。生活中,確實不乏脾氣暴躁的人,他們總是令人覺得尷尬、困窘,甚至傷害到別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如此一來,自己苦心經營積累的成績被惡劣的脾氣付之一炬,即使身居高官重職,也能在一夜之蕩然無存。
我曾認識這樣一個人,兢兢業業、認勞認怨、嚴於律己,20年如一日,在鄰居眼裏是妻子的模範丈夫,在公司被譽為“老黃牛”。然而,因一次偶然事件,他沒有控製住自己的情緒,大發雷霆,這讓周圍的人驚訝不已,在他往日的表現上打了一個大問號,他的聲譽從此一落千丈。
我認識的另外一個人,結局似乎更糟。他出身名門,有著貴族的姓氏,自己也曾經呼風喚雨、威風凜凜過,但由於性格方麵的缺陷,沒過多長時間就淪落到了以乞討為生的境地。因為暴躁脾氣而被淘汰出局,這對於他——才華出眾、頭發灰白、拖家帶口的人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如果一個人聰明能幹、頭腦靈活,又富於創新,但就因為性情乖僻,求職無門,不得不借高貸度日,這又多麼令人惋惜呀!
因為脾氣暴躁而影響前程的例子很多,我的一位很不錯的朋友就是這樣。憑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升遷高職,其實同事和領導都很了解他的才幹,但他的脾氣實在太壞了,簡直令人無法容忍。沒辦法,哪位領導敢冒險提升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人做主管呢,像這種脾氣的人又怎麼能管理好下屬職員呢?所以,幾年來,他一直在基層工作,被一個能力平平的主管領導,掙份與自己才幹很不相稱的薪水。
如果一個人通過刻苦學習、不懈的努力,在事業上剛剛有些成績,得到了一個不錯的政職,卻因一時的大發脾氣全部失去了,這不是很愚蠢嗎?一個雕刻家在一塊很名貴的大理石上精雕細刻,工作了五六年,大功告成之時,卻突然性起舉錘將其砸得粉碎,爾後重新找來一塊大理石,又開始工作。你一定會驚呼,這個人瘋了嗎,一定是腦子出毛病了。當然,這種情況畢竟不多,但與他類似的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卻屢見不鮮。你敢說你沒有發生過類似雕刻家的這種事情嗎?你沒有過因一時衝動而毀掉了辛辛苦苦換來的成果嗎?
受不得批評,一聽反對意見就勃然大怒的人,往往不能正確認識自己,這樣的人即使身為上司也不會善待下屬,甚至會在員工中製造緊張空氣,不僅影響自己的工作質量,也擾得他人無法做事。其實身為高層管理人員,在日常管理中,對於那些“釘子”員工完全可以采取另外一種相對勃然大怒緩和一點的方法進行說服教育,要講究批評的藝術,言語要講究分寸,以免激怒他們,或者使自己失態。他們本來就很敏感,如果你再不管不顧地說上一堆,無異於雪上加霜,事態發展會越加嚴重,你們也就無法再相處了。神經兮兮、暴躁易怒其實是一種內心空虛、狂妄自大,以自我為中心的外在體現。
有一種女孩子最不好管理,也最讓上司為難。她們在優越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一身小姐脾氣,神經有些過分緊張,有些甚至認為打工掙錢是一種恥辱之事。她們覺得生活很不公平,也就十分敏感,哪怕是別人的一句玩笑話,也會使她們難受上幾天。實際上,一個神經兮兮者所謂的傷害,對於精神健康的人來說根本算不讓什麼的。
如果在生活中總是表裏不一,覺得迷失了自我;如果好心救人一命,卻被指認為害人凶手;如果兢兢業業地工作,卻讓取得的成績毀於一旦,還有什麼能比這些更令人心痛呢?你應該時刻提醒自己,不讓類似事件發生。你應該經常對此進行反思,確信不管何種環境下都能把握住自我。如果你不能保證這一點,你就別想出人頭地,幹出一番大事業。
立刻讓你改變暴躁的脾氣、乖僻的性格,你可能有些接受不了,認為脾氣是天生的無法改變。但是,隻要你肯靜下心來仔細分析一下自己的性格,使其明朗化、具體化,情況就會大不一樣。如果你針對構成自己性格的每一個因素都認真去把握,自然就可以控製自己的情緒了。比如:嫉妒心會讓人妒火中燒,反感規勸也會令人大發脾氣,如此等等。那些性格怪異的人總是惟我獨尊,想讓別人俯首聽命,如若不能實現,就覺得自己很無能,有強烈的失落感,這就形成了脾氣暴躁的人的一個共同特點:喜歡獨斷專行、思想單一、自私自利、盲目自大和自我中心主義。
每個人都應當積極向上,不斷進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使自己從常人中脫穎而出,體現人生價值。但是,如果不能嚴格要求自己,不能完全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能主宰自己,就做不到這一點。如果不能自控,就根本無從談起去管好別人,掌控局麵。
不管遭遇多麼尷尬的局麵,你都能夠忍耐;不管受到什麼樣的挑釁,你都能沉著冷靜;不管處於什麼樣令人生厭的環境,你都能安心平靜;不管麵對多麼狂妄和憤怒的人,你都能心平氣和,那麼,你就能增強信心,贏得他人敬重,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不要束縛你的手腳
很多時候我們都能看到一些很有能力的人卻在幹著一些平常細小的工作,他們本來有能力做得更加出色,而且也有機會去做,但是他們卻被那些愚蠢的迷信思想所束縛捆綁,無法充分地展現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