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人生的失誤(2 / 2)

如果選擇你得到他人認同的某一個成功事例,回憶自己為走出缺憾而付出的真正代價,為自己所做的一切而讚揚自己,你將使自己感到滿意。要努力回憶自己為成功究竟付出了多少努力,用去了多少時間,取得了怎樣的成果。

正如一座大廈是由無數磚頭建成的一樣,你的成就也是多種原因促成的,是那些具體的工作使“精美的建築”得以竣工。肯定自己的成就,就要認同並感激它們。

人生不是苦旅,別把境況看得那麼壞。習慣於自我懲罰。自我折磨的人,一般視野比較狹窄,思維比較封閉。他們的眼睛隻是死死盯在自己遇到的困難、挫折和失敗上,結果把困境看得越來越嚴重,以致被自己壓得抬不起頭來。

與那些缺憾更多的人比較,你會不會長歎一聲,然後便有“冬逝春到”的感覺呢?如果有,你就會抹去對人世的許多不平,對人生的許多哀怨。

自我解嘲是人們心理防衛的一種方式,是生活的藝術,是一種自我安慰和自我幫助,也是對人生挫折和逆境的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它並非逆來順受,不思進取,而是隨遇而安,放棄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重新設計自己,追求新的目標。一個人要做到自我解嘲,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平常心,不為名利所累,不為世俗所擾,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為什麼一有缺憾就拚命去補足?正因為我們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缺憾,我們的未來才有無限的生機和無限的可能性。這,何嚐不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把握正確的人生原則

生活的意義,除了要誠實之外,還必須受到正確原則的激發,必須不偏離正道地、堅持不懈地追求真理、正直和忠誠。一個人沒有原則,就會像一艘在大海中失去了航舵或方向的大船,隨風飄蕩,任意東西,他就會成為一個沒有法律、沒有規則、沒有秩序、沒有政府的人。

力量如果不與正直和善良的靈魂結合在一起,它可能隻是邪惡的原則的化身。洛瓦利斯在他的《論道德》一書中指出,道德最危險的敵人是一個假想的最大的野蠻人,他擁有最大的力量和最充沛的精力,如果再賦予他以狂妄自大、野心勃勃和自私自利的品性,他就成了一個十足的魔鬼。

人群中具有這些特點的人可以說是世界的最大的災難和最大的躁動者——這些被高深莫測的上帝造就出來的無賴,上帝派他們到這個世界上來的使命就是要毀滅這個世界。

由高尚的情操激發出充沛的精力的人是大不相同的,他的行動受著正直的品格和生活的責任等原則的製約。不管是在商務活動、集體活動,還是在家庭生活中,他都是公平和正直的。他懂得:在治理家務中,公平和在治理國家中同樣重要。在任何事情中他都誠實守信——包括他的言論和工作。對待反對者,就像對待比自己弱小的人一樣,他總是寬厚仁慈。

人的品格就是良心。他把自己的良心置於他的工作之中、言語之中和每一行動之中。

人的品格也是出於尊重。這種品格是一個最高貴和最高尚的男人和女人的標誌:他(她)尊重代代相傳的東西——包括崇高的目標、純潔的思想和高尚的動機——包括以往時代的一切傳人,也包括同代人中具有純潔心靈的工人。尊重是個人、家庭和民族的幸福所必不可少的。沒有它,不管是人與人之間,還是人與神之間,就不會有信用,不會有真誠,不會有信任,也就是不會有社會的太平和社會的進步。

具有崇高精神的人,把以往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轉化為經驗,然後把這種經驗和他的理性聯姻,產生的結果就是他的行動。他是為情所動,而不是為了討人歡心;他珍視榮譽,蔑視恥辱;出於為別人考慮,他善於控製並且給人情麵。他明白不能遊手好閑的事理,他是掌握自己命運的舵手。真理就是他的女神,他要盡一切努力得到她,而不是要看著像她。對於人類社會來說,他就是太陽,他要用自己的明淨指引他們正常運轉。他是智者的朋友,平凡人的榜樣,邪惡者的解毒劑。因此,他並不感到時間流逝,而是感到自己與時間同在。他感覺年歲漸大,與其說是通過體力衰弱,不如說是通過心靈的力量日漸強大。因此,他沒有絲毫的痛苦,而是像尊重那些想幫他解去鐐銬、脫離監獄的朋友那樣,尊重所發生的一切諸如此類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