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把我的觀點告訴你,供你參考。實際上賈政在做一件什麼事?賈政在做一件很危險的事兒。賈政忽然他就不知道那天怎麼就來了情緒,他就要他的子孫來歌頌一個“姽嫿將軍”。說是在青州地區有一個恒王,在清朝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整個清朝從順治到北京定都以後,一直到最後皇帝的兒子,是不到外麵去分封為王的。分封一些貴族頭銜以後,包括封為王以後,王爺府都讓建在京城,都在皇帝的眼前,所以清朝沒有一個什麼漂到外麵的恒王是沒有的。那麼什麼時候才有皇帝把自己兒子派到外麵去當王呢?分封一片地方你就是那片地方的王呢?這是明朝的事情。那麼明朝在青州封沒封過恒王呢?是封過的。如果要說恒王那是明朝的一個王,一個地方王。當然明朝封的衡王的衡是平衡的衡。現在曹雪芹在寫七十八回的時候,他寫的是永恒的恒,這是他故意在字眼上有點小小的變化,但實際上在那個地方在明朝就有衡王存在過。那麼衡王是不是麵臨了來犯者的來犯呢?是麵臨過的,誰來侵犯他啊?清兵南下。
固然有農民起義,但是最後整個明朝的覆滅,包括南方地方的這些皇帝分封的這些王的覆滅,其中很多都是被清兵掃蕩的。所以小說裏麵所提到的黃巾赤眉,不過是對來犯者的一種代稱而已,這個來犯者很可能就隱隱指的是清兵。因此林四娘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呢?是一個在明朝快崩潰的時候,在青州已經守不住恒王已經被滅掉的時候起來抗清的一個娘子軍的領袖。把這謎底一揭穿嚇一跳,賈政在做什麼事兒?你讓你的兒孫寫詩歌頌什麼人呢是不是啊?所以賈政在這個情節當中就表現出他個人的思想裏麵有一種悼明之亡的情緒。
其實這根據就在書裏第五回嘛是不是。第五回裏麵,關於秦可卿的冊頁上的判詞,和關於秦可卿那首曲裏麵的句子,就都直截了當給你寫出來了。在小說的後麵,皇帝為什麼要打擊賈氏宗族,為什麼要抄榮國府和寧國府,寫出來了。特別是這幾句,叫做:“漫言不肖皆榮出,造釁開端實在寧”。最後皇帝他打擊賈家,首先衝著榮國府,但是你“漫言不肖皆榮出”你還別急著說,都是榮國府惹的事兒,就說明榮國府是有問題的。有人說你這句你這麼解釋我覺得耳生,過去怎麼解釋?過去都說這就是說秦可卿是個淫蕩的女性,好像這都是說男女關係,不要說那種男女之間不雅的事情都出在榮國府,其實什麼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那些不雅之事,都是從寧國府開始的。原來我就這麼理解,就是講這個貴族家庭淫亂的這麼兩句話,但是為什麼往政治上扯啊?
我認為曹雪芹在這兩句裏麵所說的,可能有你所說的這個含義,但那絕對是其次的。因為在當時那個社會,一個貴族家庭,如果他隻是男女關係上有問題,不至於導致皇帝去抄家。構不成嚴重的政治問題。實際上就是說的,最後皇帝發現榮國府有嚴重問題,但是你還別忙著說都是榮國府做了不肖之事。什麼叫不肖,就是不想。過去認為這一個人,就是說背叛了自己祖宗的美德,叫做不肖子弟。那麼榮國府本來就是榮國公包括寧國公,都是為皇帝奪取全國政權,是立下汗馬功勞的。
那麼他們的子弟理應繼續地像他們的祖上一樣,去為皇帝效勞,可是出現了賈政這樣的人,他有為皇帝效勞的一麵,但是他內心裏麵,經常有悼明之亡的這個內心情緒的騷動,他就不像他的祖宗,那樣百分之百地忠於皇室了,所以說榮國府是有問題的,賈政是有問題的。
那麼什麼叫做“造釁開端首在寧”呢?這個我就不多說了。你聽我前麵講的你就明白了。到頭來這兩府最大的罪惡是,是藏匿了義忠親王老千歲的血骨,就是秦可卿。這件事情當然發生在賈政為甄家藏匿罪產和讓自己的子孫寫姽嫿詞之前,所以造釁開端從哪算起呢?要從寧國府算起。我在前麵的講座已經展開得很充分了,就是說由於賈元春的告密,秦可卿的身份暴露。可是皇帝當時還喜歡賈元春,所以就放了一馬,就是你秦可卿必須死掉,但是最後呢在八十回後,在我現在所講到的第八十一回到第九十回,以至於從九十回以後呢?那麼在曹雪芹的原本《紅樓夢》裏麵,就會寫到皇帝對賈家是舊賬、新賬一起算,發現了這個賈政的問題,立刻要處置,同時又想起來了,這個賈家還有前科啊是不是,什麼前科?就是寧國府那個事兒。那麼在關於秦可卿的十二支曲子裏麵,那個曲裏麵也是這樣唱的,叫做:“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這就說得更清楚了,不是指什麼男女關係這種淫蕩的事情,因為賈敬從書裏麵描寫看的話,這個人你可以說他有很多毛病,但是這個人不淫蕩,這個人很早就到都城外麵的道觀裏麵去煉丹去了。什麼叫做箕裘頹墮?就是祖宗的家業賈敬他都不管了,箕裘,箕是簸箕,裘就是指皮襖,這在古代是作為一個家業的兩個最重要的象征,一個箕,一個裘,賈敬根據我前麵分析我這兒不多重複,他對於家族收養藏匿秦可卿,他是有看法,有意見的。可能是當時寧國公還在,或者是賈母和她的丈夫榮國公還在,他們做出了決定。你們既然主張收留,那行了,你們負責任,我為了解脫責任我不管了,我到都城外的道觀,我擱那兒長住了,家裏給他慶壽什麼的他都不回家,在那兒煉丹,最後吞丹而死。所以寧國府的問題,就在於賈敬不管了,就他把的爵位,整個家產家業,家族管理,都交給賈珍了,那麼賈珍書裏的描寫大家知道,就是把寧國府翻過來,誰也拿他沒辦法人,所以叫做“家事消亡首罪寧”。
因此我們這麼梳理一番以後,就感覺到就是說,根據曹雪芹的構思,最後皇帝之所以給予賈家沉重打擊,絕不像(高鶚)說的那樣,他所說的那樣就成了 “家事消亡首罪赦”是不是,對不對,你看他的描寫賈氏宗族誰罪最大啊?賈赦罪最大對不對,賈珍那算什麼啊?賈政無罪,那麼完全不符合第五回裏麵這樣一些很明確的伏筆,現在我們就把在小說的八十一回以後賈府、寧國府、榮國府包括賈赦住的院子會被皇帝查抄,賈家會被治罪究竟曹雪芹的構思是什麼,我們梳理清楚了。
那麼下麵我就要告訴你在這樣一個過程當中有一個人物的命運她會在八十二回以後,比較早地把她寫出來,寫出她的結局,就是賈惜春。有人在那兒眨眼,說賈惜春好像也沒有什麼可講的,賈惜春不是出家了嗎?根據高鶚的描寫她就就地取材,就在妙玉住過的攏翠庵裏麵,就在那出家了。這個寫的也是不對的。賈惜春的結局不是這樣的,那麼賈惜春的結局在曹雪芹的筆下,應該是什麼樣呢?下一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