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如何進行自我保健?那就是要掌握飲食療法、運動療法及藥物治療這三大法寶,學會運用自我監測這一手段。一般來講,運用上述方法能夠使病情保持平穩,但是人體血糖變化既受神經的支配,又受多種內分泌激素的調節,如胰高血糖素,生長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等,均可對抗胰島素的作用而使血糖升高。正常人可以根據進食量及各種應激情況,自動調節胰島素和其他激素的分泌,使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而糖尿病病人卻失去了這種自動調節功能,以致當各種應激情況出現,上述那些使血糖升高的激素分泌增多時,胰島素不能相應地增多,體內處於失衡狀態,結果造成糖尿病的惡化。導致糖尿病惡化的因素有以下幾種:
(1)天氣寒冷,下雨或下雪;
(2)發生傷風,感冒、肺炎或其他感染時;
(3)精神緊張、恐懼、暴怒或過度興奮;
(4)外傷或手術;
(5)妊娠、分娩或月經期;
(6)劇烈運動;
(7)頻繁的低血糖反應;
(8)暴飲暴食;
(9)生活不規律,過度勞累;
(10)藥量不適當。
糖尿病人要了解上述這些導致疾病惡化的因素,並設法避免。如我們前麵在“預防感染”章節中談過,“在天氣寒冷時要注意保暖”,要“每天早晚各用冷水洗手、洗臉一次,以增強禦寒能力”,要“注意清潔,講究環境和個人衛生”,要“保護皮膚和肢體,使之免於受到損傷”等等,除此以外,避免暴飲暴食,避免劇烈運動及過度勞累,保持規律生活和飲食,注意合理用藥,預防低血糖,都是行之有效的預防保健措施。
糖尿病還是一種心身疾病,我們在門診接待的病人中,因為心理因素引起情緒抑鬱或緊張、焦慮,而導致血糖增高者為數不少,這可能是因為植物神經失調,致使腎上腺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高,因而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加速所致。嚴重者還會引起糖尿病酮症。因此,保持樂觀、豁達的情緒,對於機體內環境的穩定至關重要,但是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建議病人能夠加強自身修養,比如多讀書、多看報,聽聽音樂等等。音樂除了能增強人的自身修養外,還可以安定情緒,使人從焦慮狀態中解脫出來,大腦皮層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鬆,從而使血糖下降,胰島素及口服降糖藥的用量相應減少。目前音樂療法已被列為治療糖尿病及其他心身疾病的有效治療方法之一。國內外均已推廣應用。另一方麵,我們建議家屬能夠配合,盡量不要刺激病人,使病人有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對於穩定病情有重要幫助。
妊娠、分娩、經期、外傷及手術,這都是人體的非常時期,機體內分泌會出現短暫的失調。在這些時期,我們更要注意嚴格控製飲食,密切監測血糖、尿糖及酮體,最好是查四步血糖、尿糖及酮體,及時調節藥物,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早治療,以避免糖尿病的惡化。至於妊娠期對糖尿病人還有更多需要注意的事項,這些在第一章中已提到過,這裏不再贅述。對可以選擇時機的手術,應選在糖尿病控製較好的時期去做,這樣對病人會更為有利。
在我們掌握了飲食控製,運動療法,藥物療法這三大法寶,學會了自我監測,又了解了怎樣預防合並症,怎樣避免糖尿病惡化的危險因素之後,糖尿病人就等於學會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保護自己。
怎樣才算是病情平穩、血糖控製得好呢?
糖尿病人如果能將血糖、血脂控製在較好的一般的標準,就能延緩或不出現合並症,並且可以和正常人一樣參加社會工作,也可以和正常人一樣長壽。
如果糖尿病人都能以本書做為指南,拿起自我保健這一武器,和醫務人員很好地合作,那麼糖尿病就不再是一種可怕的疾病,也不會對人類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危脅,對於個人和家庭都是極其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