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善惡有報不由命——奇案冤獄篇(4)(1 / 3)

同昌公主本身也是一個不錯的妻子,不但容貌美麗,而且性情溫婉,乖巧怡人,絕沒有一般皇家公主那般刁蠻任性。韋家見娶進了這麼一位能給自家帶來無限榮耀和好處的高貴媳婦,自然上上下下樂不可支,在生活上盡量安排得極盡奢華、舒適,以免虧待了公主。

同昌公主出入有車輦,走到哪裏都有仆人陪伴,可以說都不讓她走動一下,生怕累著她、摔著她;吃的是難以想象的山珍海味,一道日常菜“靈消炙”,就是用喜鵲舌、羊心尖烹製出來的,吃一回就不知要宰殺多少喜鵲和肥羊,而這還算不了是頂好的菜;喝的則更為講究,如玫瑰露、凝霜漿、桂花酒,真是數不勝數,單說“玫瑰露”一樣,必須是清晨在盛開的玫瑰花上收集的露水,十幾個人一早晨才能收到一小瓶,而同昌公主一口就喝下了;穿的則是珍珠衫、狐白裘、火蠶衣,據說“珍珠衫”夜裏能發光照亮周圍三尺遠的地方,“狐白裘”則夏日炎炎可著裘衣消暑,“火蠶衣”則冬日凜冽能穿單禦寒;外出時乘的是“七寶車”,行走起來風馳電掣,而車內卻不感顛簸,且有陣陣異香飄逸,車都過去了半天,香氣還沒有散去。

盡管生活舒適奢華,但是同昌公主卻並不舒服,因她自幼體弱,在韋家養尊處優,飽食終日,無所事事,少有鍛煉,這樣她的身體越來越不好了,並且還養出許多病來。三天兩頭倒臥病榻,日漸消瘦,這可急壞了韋家老老少少,他們到處尋訪名醫奇藥,不惜巨金全力保住這棵庇蔭大樹。什麼白猿骨、紅蜂蜜、雪山蓮、靈芝草等稀奇貴重藥吃了不少,宮中數十個有名的禦醫也不停地穿梭於公主床前,但一切都無濟於事,同昌公主的病始終未見好轉,拖到鹹通十一年初秋,可憐的同昌公主不幸撒手人寰。

曾經如花似玉的皇家公主,活靈鮮透地嫁進韋家,還不到四年時間,就竟然香消玉殞,這可急壞了韋家的人,他們顧不上哀悼死去的同昌公主,而是全家聚首商議對策。為了擺脫責任,澄清公主的死與自家人無關,韋家派駙馬韋保衡到宮中稟報公主死訊,韋保衡一副傷心欲絕的神情,一邊婉述公主臨終前的情形,一邊痛斥禦醫們診斷不當,誤投藥石。

唐懿宗突然得知愛女的死訊,簡直有些支撐不住,趴在龍椅上放聲大哭,哀痛中,對駙馬的話全單照收,把女兒的死一股腦地歸責於禦醫頭上。當即,唐懿宗宣旨上朝,一邊不停地流淚,一邊下旨將翰林醫宮韓宗邵等二十幾個給同昌公主診治過疾病的禦醫全部斬首。二十幾顆頭顱就這樣含冤落地,他們的親族三百多人也牽連獲罪,全部收入京兆大牢之中。

唐懿宗悲痛之中的不仁之舉,引起了朝廷內外的紛紛議論,舉國上下為之忿忿不平。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劉瞻認為皇帝此舉引起了眾人的不滿,終必給朝廷帶來災難。雖然二十幾位禦醫已死不能複生,但那三百多位禦醫的親族如果釋放出來,或可安撫一下不平的民心。於是劉瞻召來諫官,慫恿他們上奏進諫,據理力爭勸諫懿宗。

無奈這些諫官們都深知懿宗喜怒無常的脾氣,在這個時候進諫,無異於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所以一個個都噤若寒蟬。劉瞻見這幫人無用,隻好親自以宰輔的身份向懿宗啟奏道:“生命長短,在於天定。公主有疾,深觸陛下慈懷。宗邵等人為公主療疾之時,唯求疾愈,備施方術,非不盡心;而禍福難移,人力難以回天,致此悲局,實可哀矜。今牽連老少三百餘人入獄,天下人議論紛紛,多有不平。陛下仁慈達理,豈能被人妄議,還當居安思危,安撫天下民心。伏願陛下少回聖慮,寬釋牽連者!”

劉瞻的奏詞有理有節,無可挑剔。然而唐懿宗已認定是禦醫藥殺了愛女,決不肯寬容他們的家族,因而對劉瞻的話十分不高興,但礙於他宰輔的身份,總算忍著沒發作,對他的啟奏卻置之不理。

劉瞻見沒有結果,在第二天上朝時,又聯合了京兆尹溫璋犯顏直諫,措辭更加激烈。這下惹怒了唐懿宗,他大聲叱責二人的犯上,當即降旨,劉瞻調為荊南節度使,溫璋貶為崖州司馬,責令三日內離京赴任,免得他們再在朝堂上囉嗦個沒完沒了。

溫璋是個性情耿直的有才之臣,被貶南蠻之地,著實心有激憤,歎道:“生不逢時,死何足惜!”當天夜裏就在家中服毒自盡。唐懿宗聽到溫璋的死訊,還狠狠地說:“惡貫滿盈,死有餘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