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伯雄(1800~1879),字晉卿。江蘇省武進縣孟河鎮人。費伯雄生長在世醫家庭,家學淵源,先儒後醫。懸壺執業不久,即以擅長治療虛勞馳譽江南。道光年間(1821~1851)曾兩度應召入宮廷治病。先後治療皇太後肺癰和道光皇帝失音證,均取得顯效。為此獲賜匾額和聯幅,稱道其“是活國手”.至鹹豐(1851~1861)時,費氏醫名大振,遠近求醫者慕名而至,門前時常舟楫相接,孟河水鄉小鎮此時也以醫藥業發達而成為一個繁盛地區。費氏博學通儒,醫術精湛,人稱其以名士為名醫,蔚然為醫界重望。
痰證
●星香散
【組成】膽星24克,木香6克。
【用法】研為末服。
【主治】治痰而兼行氣。
【來源】《醫方論》。
●三仙丹
【組成】南星曲、半夏各120克,香附60克。
【用法】製糊為丸服。
【主治】治痰而兼理氣。
【來源】《醫方論》。
●茯苓丸
【組成】半夏、茯苓(乳拌)各30克,枳殼(麥炒)15克,風化硝7.5克。
【用法】製薑汁糊丸服。
【功效】行氣化痰攻積。
【主治】痼結之頑痰。
【來源】《醫方淪》。
●百花膏
【組成】百合、款冬花各適量。
【用法】蜜丸。
【主治】治痰而兼清熱。
【來源】《醫方論》。
火證
●雪乳湯
【組成】生地黃、熟地黃、山藥各9克,天門冬、麥門冬、當歸各4.5克,玉竹12克,五味子1.5克,白芍3克。
【用法】人乳100毫升,藕汁100毫升,加水適量煎,溫服。
【功效】滋陰潤燥。
【主治】燥火。
【來源】《醫醇義》。
●勝濕清火湯
【組成】蒼術、白術、澤瀉各4.5克,茯苓6克,薏苡仁24克,石斛9克,石膏15克,知母、豬苓各3克,荷葉1片。
【用法】水煎,溫服。
【功效】清火除濕。
【主治】濕火,重陰生陽,積濕化熱,濕火相乘,渴飲舌白。
【來源】《醫醇義》。
●加味三黃湯
【組成】黃連1.5克,黃芩、黃柏、赤芍、薄荷各3克,連翹、山梔各4.5克,丹皮6克。
【用法】水煎,熱服。
【功效】清熱瀉火解毒。
【主治】實火,氣分偏勝,壯火升騰,發熱錯語,口燥咽幹,陽狂煩躁。
【來源】《醫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