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認為肩痛是中老年人的疾病,其實不然,在現今快節奏的社會裏,不少年輕人也常常為肩痛煩惱.那麼,產生肩痛的原因是什麼呢?由於肩痛包括了一大組疾病,所以產生肩痛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本書隻涉及肩區軟組織病變引起的肩痛,其發生原因大致可歸納如下:
1.解剖生理上的原因:①頸椎位於缺少活動的胸椎和重量較大的頭顱之間,活動度大,容易發生勞損,尤以下部頸椎,即頸5、6,頸6、7為多見。故頸部椎骨在身體上最早退化,最早出現老化現象。另外,頸肩部不僅要負擔占體重1/8的手臂重量,和前後左右擺動的運動,而且還要支撐手臂提物的重量,更增了勞損的機會。頸椎勞損表現為椎間盤組織以及骨與關節逐漸發生退行性變,壓迫附近的神經、血管而出現肩痛。尤其是50歲以上男性,60歲以上女性,約90%存在椎骨骨刺:②位於脊段兩側的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後斜角,均起自頸椎橫突,前、中斜角肌止於第一肋骨,後斜角肌止於第二肋骨。前、中斜角肌與第一肋間的空隙稱為角肌間隙,有血管、神經通過。如果這些肌肉痙攣就會壓迫血管、神經而導致肩痛、手臂麻木;③第一肋骨與鎖骨之間,有前斜角肌附著,並有鎖骨下靜脈、鎖骨下動脈及脊神經通過,肌肉痙攣可以壓迫神經、血管,引起症狀,尤其常見於“垂肩”體型者;④胸大肌的深麵有胸小肌止於肩胛骨緣突,有鎖骨下動脈的分支及脊神經通過,肌肉癌攣壓迫血管神經也可引起肩痛。
2.姿勢不良引起的肩痛:無論工作或休息,人的姿勢必須保持正確。正確的姿勢也就是最不費力而能保持身體平衡的姿勢,有了正確的姿勢才能使工作效率提高,不易疲勞;工作和休息時正確的姿勢可使全身肌肉與關節獲得充分的鬆弛,避免韌帶與肌肉過分的緊張與壓迫.如經常采取不正確的姿勢勞動或休息,勢必形成持久的畸形姿勢或外傷性關節炎。姿勢不良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工作中出現姿勢不良,另一種是不論在工作或休息時都存在著姿勢畸形。前者姿勢不良可以糾正,後者多因脊柱疾病造成。
產生姿勢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如:①不良習慣,如經常蜷伏在光線不好的矮桌子上看書,寫字,或扭曲著身體與頭頸寫宇,經常在―側肩頭上背書包等;②職業性的姿勢不良,如汽車司機經常將頭銻前伸,易發生前斜角肌綜合征.牙科醫生經常用一足支持體重.低頭抬臂,容易發生肩、背痛;③用頭頂重物而頭部過分前伸,以致頸部脊柱過分前凸,結果發生前斜角肌綜合征,或發生頸椎關節炎性變化.因頸部關節及其韌帶、肌肉受到經常性的牽引,椎間孔附近發生關節炎性骨質増生,使椎間孔狹窄,臨床表現出頸後痛及放射痛:④先天性斜頸或後天性斜頸也能發生肩痛。姿勢不良性肩痛者,往往有上半身運動不足,久坐傷身.姿勢不良可以反射性引起肌肉痙攣而出現疼痛,所以患者必須經常有意識地糾正不良的姿勢,以免造成不良後果。正確的站立姿勢是頭部正直,;上頜內縮,耳垂與肩峰成一垂直線,頸、胸及腰骶各脊柱的生理彎曲不過分,身體的重量平均地落於兩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