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14 科技革命(1 / 2)

.

科技革命即科學革命與技術革命,首先是基礎科學(理論科學)的變革,也就是科學革命,然後才是實用科學(應用科學)的演變,也就是技術革命。

.

.

.

第一次·科學革命(啟蒙)

時間:發生於16~17世紀,初步形成了與中世紀神學與經驗哲學完全不同的新興科學體係,標誌著近代科學的誕生。後經一大批科學家的推動,建立了近代自然科學體係。

開始:《天體運行論(哥白尼)》日心說理論

結束:《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牛頓)》經典力學的基石

影響:物理學、天文學、生物學、醫學以及化學的思想都經曆了根本性的變化,由中世紀的觀點轉變為現代科學的基礎,不論是在各個獨立的學科內,更是在對整個宇宙的認知中。

.

第一次·技術革命(工業時代)

時間: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初

標誌:紡織機器的發明和使用(輕工業產生)

成熟:蒸汽機的改造和應用(重工業產生)

影響:第一次技術革命又被稱為工業革命,是一場鐵和煤的革命,不僅促進了第一產業的提升,更是因為其徹底改變了第二產業的結構,正式進入機械化時代(蒸汽時代)。

.

.

.

第二次·科學革命(繁華)

時間:發生於19世紀,以化學、物理學、生物學的重大理論突破為內容。

開始:《物種起源(達爾文)》演化論的觀點

結束:《論電磁的熱效應和熱的機械值(焦耳)》能量守恒定律

影響:有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細胞學說和進化論等成就,這三項重大成就被稱為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形成了整個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等實驗科學體係。

.

第二次·技術革命(半導體時代)

時間: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

標誌:發電機、電動機發明與遠距離輸電技術(電力的廣泛應用)

成熟: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製、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化學工業的建立(工業重心由輕紡工業轉為重工業)

影響:第二次技術革命又被稱為電力革命(或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一場鋼和電以及石油業的革命,使產業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電力、電子、化學、汽車、航空等一大批技術密集型產業興起,使生產更加依賴科學技術的進步,技術從機械化時代進入了電氣化時代。